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及其检讨——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保护客体

发布时间:2018-03-01 20:30

  本文关键词: 个人信息自决权 个人信息保护法 隐私权保护 人口普查案 前置保护规范 出处:《比较法研究》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流行的滥觞于德国的个人信息自决权理论主张个人对其一切具有识别性的个人信息(不区分重要和非重要的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享有决定权和控制权。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小普查案"和"人口普查案"的误读。个人信息自决权将保护对象确定为外界无法识别的"保密意志",这种把人格权"去客体化",将个人信息作为客体排他性地归属于信息主体的做法,无法为他人的行为划定清晰的禁区,不可能构成私权意义上、受侵权法保护的民事权利。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是对个人信息自决权的承认和保护,而是作为人格或财产的前置保护机制,旨在防范抽象的人格侵害或财产侵害的危险。
[Abstract]:The current popular theory of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ch originated in Germany, advocates the collection by individuals of all their identifiable personal information (which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important and non-important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a large extent, this theory stems from the misreading of the German Federal Constitutional Court's "Little Census" and "Census cases". The "secret will", which can not be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is the practice of "deobjectifying" the personality right and exclusive attribu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as the object to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It is impossible to define a clear exclusion zone for the behavior of others,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constitute a civil right protected by tort law in the sense of private rights.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law is not the recogni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It is used as the pre-protection mechanism of personality or property, aiming to prevent the danger of abstract personality infringement or property infringement.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比较法研究;2008年06期

2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中)[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3 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下)[J];比较法研究;2009年02期

4 彭礼堂;饶传平;;网络隐私权的属性:从传统人格权到资讯自决权[J];法学评论;2006年01期

5 齐爱民;论个人资料[J];法学;2003年08期

6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与构成要素[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10期

7 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曹亦萍;社会信息化与隐私权保护[J];政法论坛;1998年01期

9 葛虹;;日本宪法隐私权的理论与实践[J];政治与法律;2010年08期

10 姚岳绒;;论信息自决权作为一项基本权利在我国的证成[J];政治与法律;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峻镭;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王汇;;信息时代下的隐私如何保护[J];办公自动化;2010年08期

3 李凤伟;李志珍;;网络空间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民法保护[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建文;;论人事档案遗失的权利救济[J];北京档案;2009年10期

5 刁胜先;;论个人信息权的权利结构——以“控制权”为束点和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倩;;论保险公司个人信息保护[J];保险研究;2010年10期

7 孙晨;;论我国网络个人信息法律保护[J];才智;2011年33期

8 徐超华;;我国公共行政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构想[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汪靖,谭征,杨伯溆;因特网与隐私[J];当代传播;2002年05期

10 张甜甜;;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保护之管见[J];档案管理;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升元;;我国个人信息档案的隐私权保护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肖登辉;;行政法视野中的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兼论个人信息保护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的关系[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夏韦;;我国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5 吴月冠;;论网络隐私权——以网络隐私权的类型化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6 杨有礼;王晓倩;许东升;;我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以商业银行为视角[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鑫;法律原则适用的方法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姚岳绒;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5 叶战备;权力制约视角下的舆论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陈炳良;滥发商业电子邮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王建平;纳税人权利及其保障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韩伟;私法自治的历史演变与民法体系的完善[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杨金丹;网络隐私权的私法保护[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淑惠;隐私权宪法保护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晓郛;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体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朱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绍治;论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湘潭大学;2010年

7 高麟;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客观要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周鸿程;政府管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崔华;论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薛峰;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剑银;;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徐富荣;论电子档案的法律凭据[J];档案学研究;2002年02期

3 周佳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隐私权的保护[J];法商研究;2003年01期

4 韩大元;;宪法文本中“人权条款”的规范分析[J];法学家;2004年04期

5 林来梵;骆正言;;宪法上的人格权[J];法学家;2008年05期

6 罗伯特·阿列克西;;论宪法权利的构造[J];法学家;2009年05期

7 张薇薇;;“人权条款”:宪法未列举权利的“安身之所”[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8 朱国斌;法国关于私生活受尊重权利的法律与司法实践[J];法学评论;1999年03期

9 孔令望;新宪法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J];法学;1982年12期

10 齐爱民;论个人资料[J];法学;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源泉;;德国之信息自决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本文编号:1553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553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d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