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维护公共利益的路径选择——兼谈禁止“具有不良影响”标志注册条款的适用
本文选题:公共利益 切入点:不良影响 出处:《知识产权》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维护商标注册制度的严肃性和防止公众对商品来源的误认都是《商标法》要维护的公共利益。执法者不应该为了维护一个公共利益而牺牲另一个公共利益。在后使用商标与在先注册商标之间的冲突,应该按照先申请规则处理。在后恣意使用造成的公众"反向"误认应该由在后使用者来承担责任,而不应归咎于在先申请者。这种误认既不属于《商标法》第10条第1款第(7)项规定的"欺骗性"误认,更不构成第(8)项规定的有违公序良俗的"不良影响",其不能作为驳回商标注册的理由。但是,在商标侵权纠纷案中,如果判决禁令措施有损公共利益的话,可以允许侵权者继续使用,但应给权利人以充分的经济补偿。
[Abstract]:Safeguarding the seriousness of the trademark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preventing the public from mistaking the source of goods are the public interests to be safeguarded by the Trademark Law. Law enforcers should not sacrifice one public interest for the sake of the othe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se of a trademark and the prior registration of a trademark, Should be handl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rst-application rule. The public's "reverse" misconception resulting from subsequent wanton use should be held responsible by the latter user, It sh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the prior applicant... this misconception is not a "deceptive" misconception under section 10 (1) (I) of the Trademark Law,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 "bad effect" against public order and good customs under item No. 8, which cannot be used as a ground for rejecting trademark registration. However, in a trademark infringement dispute, if the injunction is found to be detrimental to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infringer may be allowed to continue to use, but the owner should be given adequate economic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伟君;许超;;迈克尔·乔丹起诉乔丹体育公司侵犯姓名权一案的法律评析[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昕琦;;完善视频分享网站注意义务的法律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2 刘静;;网络交易平台的商标侵权责任[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9期
3 许孝乐;;浅析企业商标的法律风险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2014年07期
4 王文敏;;云计算时代流媒体播放服务商的版权责任 对“Cablevision案”和“Aereo案”的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14年10期
5 白帆;;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证明方式与责任承担 由磊若公司诉金辰公司、大秦公司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展开[J];电子知识产权;2014年10期
6 张颖;李卓涵;孙家乐;;司法审判实务中发表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年33期
7 张照龙;;论三网融合下对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重构方案的选择[J];传播与版权;2014年12期
8 毕波;;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探析知识产权信托[J];法制与社会;2015年03期
9 赵海燕;;著作权主体演进及其权利内容变化之探讨[J];法制与经济;2015年01期
10 马荣;;非商标性使用侵权的法律规制[J];中华商标;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荣林;知识产权与表达自由:冲突与契合之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黎淑兰;著作权归属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利;职务发明创造权利归属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2 雷娟;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商标侵权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苑金玲;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郜尔非;网络分享平台的著作权侵权责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琳;实用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向娟娟;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困境与出路[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余璎璎;国外绿色专利快速审查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胡婷婷;我国沉香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李惠娴;论我国商标显著性的判定[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杨剑锋;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卫翔;外国人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地位及有关立法建议[J];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本文编号:1625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62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