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法典编纂:观念、愿景与思路
本文选题:民法典 + 法律重述 ; 参考:《中国法学》2015年04期
【摘要】: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行取决于对法典观念的合理定位。大陆法系从罗马法以来,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法典观念。中国民法典编纂应遵循汇编式、重述式的法典观念。中国的民事立法需要通过法典编纂来实现民事立法的科学化,补充制度缺漏。民法典编纂还有助于建构合理的中国民法的法源体系,清晰界定立法与司法之间的界限。民法典编纂对于体系的考虑,需要服务于实践的考虑,不宜为了追求体系建构而破坏已经形成的法律体制的基本框架。民法典编纂对于总则编的内容安排应当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主要考虑因素,注重提供具体规范。民法典编纂在思路上,应采取整体推进,一次性编纂完毕。
[Abstract]:The cod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 code depends on the reasonable ori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code. Since the Roman law, two different legal concepts have appeared in the civil law system.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civil code should follow the concept of compilation and restatement. China's civil legislation needs to be codified to make civil legisla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to supplement the system. The 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 also helps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legal source system of Chinese civil law and clearly define the boundary between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The codification of civil code needs to serve the consideration of practice, and 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destroy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legal system in order to pursu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compilation of civil code, the main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to serve the judicial practice and to provide specific norms for the content arrangement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The codification of civil code should be carried out as a whole and be completed in one-tim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法重述,民法典编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项目批准号:14ZDC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薛军;;民法典编纂与法官“造法”:罗马法的经验与启示[J];法学杂志;2015年06期
2 薛军;;意大利的判例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方新军;;盖尤斯无体物概念的建构与分解[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4 崔建远;;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不安抗辩、解除及债务承担[J];法学研究;2013年06期
5 薛军;;两种市场观念与两种民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事立法政策内涵之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6 鲁多尔夫·萨科;薛军;;思考一部新民法典[J];中外法学;2004年06期
7 陈春龙;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8 曹士兵;;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J];中国法学;2006年03期
9 谢鸿飞;;民法典与特别民法关系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陆丹;;论医疗机构在“错误出生”中的法律责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张蓉;试析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与意思自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保军;孙学亮;;刍议无因管理之“契约”性[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陈历幸;;同时遇难的死亡时间推定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方兴顺;TRIPS协定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8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大陆法系所有权模式的历史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阿求;婚约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智敏;论我国现行立法下动产附合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姚洁;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属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顾洁璐;论承租人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吴志强;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设立[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永钦;;民法的积累、选择与创新[J];比较法研究;2006年02期
2 张学哲;;德国当代私法体系变迁中的消费者法——以欧盟法为背景[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3 夏宇宁;;市场经济的兴起与冲突[J];读书;2007年02期
4 袁明圣;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探微[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5 薛军;;法律行为“合法性”迷局之破解[J];法商研究;2008年02期
6 克里斯蒂·冯·巴尔;张小义;;欧洲:多部民法典的大陆,或者走向单一民法典的大陆?[J];法学家;2004年02期
7 于立深;;概念法学和政府管制背景下的新行政法[J];法学家;2009年03期
8 张礼洪;;民法典的分解现象和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法学;2006年05期
9 薛军;;意大利的判例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10 魏磊杰;;民法典编纂的技术问题[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绍坤,朱呈义;未来中国民法典的品格[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喻磊;当前中国民法典编纂之我见[J];求实;2004年08期
3 王小鱼;中国民法典的内容选择与模式构建[J];理论导刊;2004年10期
4 章正璋;民法典修订的百年历程与当前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5 于飞;;论中国民法典序编的形式与内容——从各国民法典序编比较的角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7期
6 兰桂杰;;未来中国民法典的特性探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薛军;;人的保护:中国民法典编撰的价值基础[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8 章礼强;汪文珍;;民法本位在中国民法典制定中的定位论析[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张玉海;;何谓民法典——中国民法典的路径选择[J];传承;2010年24期
10 罗利华,傅旭明;试论中国民法典制定的几个问题[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毅;;中国民法典编纂的法治价值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2 段凡;;法律如何对待动物[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马新学;;综合集成——民法典立法的科学思想[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仲相;;继承承认与放弃制度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民商法的变革[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相顺;星野英一:关注中国民法典的法界耆宿[N];检察日报;2003年
2 丁相顺;藤冈康宏:为中国民法典积极建言[N];检察日报;2003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杨立新;实践呼唤制定完善的中国民法典[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王婷 整理;中国民法典:“上古不法先王之法”?[N];社会科学报;2003年
5 刘冠;国民大计 权威聚焦[N];中国信息报;2004年
6 原文;民法专家呼吁尽快颁行中国民法典[N];光明日报;2006年
7 申卫星;被误读的中国民法和梦想中的中国民法典[N];光明日报;2006年
8 林燕;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N];检察日报;2007年
9 李绍章;中国民事法律前景展望[N];法制日报;2012年
10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 李绍章;民法典的读者是谁[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莹;新中国民法典第一、二次起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张宁;民事习惯与中国民法典[D];安徽大学;2006年
3 肖宁;民法典立法中的学术与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吴静静;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与比较法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继承;寻求冲突中的平衡[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秦景霞;中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杨军领;我国近代民法中习惯的法源地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白晶;为民法典的“中国特色”而斗争[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陶伟;关于若干侵害胎儿案例的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7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193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