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民法典不当得利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与制度安排

发布时间:2018-07-13 08:00
【摘要】:从比较法的视域看,不当得利制度的立法模式大体上有非债清偿模式、一般条款模式、但书模式和主观列举模式等。我国民法典不当得利制度立法,应当既立足于历史渊源,又面向未来保留法律续造的空间,既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合理吸收比较法的经验,同时也结合自身民法整体结构和司法实践需求,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具体应当维持自民法通则以来的不当得利一般条款并作为不当得利法的总则,在分则部分规定复数的分立诉权,包括非债清偿、不法原因给付、转化物之诉等类型。在条文设置上力求通俗实用便于司法实践。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the legislative models of unjust enrichment system include non-debt settlement model, general clause model, but book model and subjective enumeration model. The legislation of unjust enrichment system in civil code of our country should not only b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rigin, but also keep the space for the continuation of law in the future, and adopt an inclusive attitude to reasonably absorb the experience of comparative law.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civil law and the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 reasonable system design is carried out. It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general clause of unjust enrichment sinc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as the general rule of unjust enrichment law, to provide in part the split right of action in the plural, including the types of non-debt settlement, illegal cause payment, and the action of transforming things, etc. In the article set up to be popular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for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晶文;试论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陈楚天,张燕艳;不当得利制度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马金海;;试论不当得利之不当利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李镐生;;不当得利若干问题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5 本志红;;不当得利的制度功能分析[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4期

6 张万友;;论不当得利[J];商业经济;2007年05期

7 鲍雪霞;;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J];新东方;2007年06期

8 冯培娟;;我国不当得利制度与美国UNJUST ENRICHMENT之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9 朱和平;李蕾;;不当得利价值功能和构成要件的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17期

10 李红;;不当得利应返还利益受损人[J];新疆人大(汉文);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卓勋;;不当得利的几点法律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立泉;;试析专利分案的不当得利及其对策[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宏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力[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2 王建华;不当得利债权[N];台州日报;2009年

3 吴永波 郎忠志 整理 晓桥;卖捡来的猪属不当得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浦小宝 姜壮志;查“不当得利”的不当之处[N];江苏经济报;2009年

5 郝绍彬 黄淳 芦明玉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诉前“多”赔偿部分是否构成不当得利[N];人民法院报;2014年

6 吴亮亮;收款条表述含糊 不当得利缺证据[N];法治快报;2006年

7 洪书琴;不当得利应有善意与恶意之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8 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龙游县人民法院 吕秋红 江虹;不当得利纠纷的诉讼时效起算时点如何确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9 杨宽永;不当得利举证责任的分担[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泰州市检察院 杨婕 陆小涛;重复代履行债务是否构成不当得利[N];江苏法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2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杨运禄;不当得利类型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兆侠;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姜在成;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齐铁柱;类型化基础上的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万明元;非给付不当得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江楠;论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春;论不当得利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晓峰;论不当得利制度[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萍;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18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18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a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