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行业异质性、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研发投入

发布时间:2018-07-16 21:44
【摘要】:行业异质性往往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在各个行业中的创新效应也不尽相同。文章首先构建了省际层面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随后通过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制度环境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跨行业的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提高显著地推动了我国全样本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但分行业的回归结果却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不同的行业里表现迥异。在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中,两者呈倒"U"型关系,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反而会削弱企业研发动机;在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研发激励。我们的研究建议,政府在作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到行业异质性,既要保证创新主体从研发中获得足够多的利润以激励其研发,又要减少因为过度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创新阻碍,从而提高行业总体创新水平。
[Abstract]:Industry heterogeneity often leads to the innovation effe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This paper first constructs the index of the intensit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nd then, through probit model and Tobit model, examines the effect of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the R & D investmen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 cross-industry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has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R & D activities of al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China. However, th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R & D investment is very different in industries with different market structure. In the industries with high monopoly degr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inverted "U" type, and the excessiv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will weaken the motivation of R & D of enterprises, while in the industries with higher degree of competiti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incentive of R & D of enterprises.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full account of industry heterogeneity when making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innovation agents obtain sufficient profits from R & D to stimulate their R & D.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innovation hindrance caused by excessiv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thus improving the overal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indust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率外溢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T70001)
【分类号】:D923.4;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巫强;刘蓓;;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2 陈林;朱卫平;;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1年02期

3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4 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5 方颖;赵扬;;寻找制度的工具变量:估计产权保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白俊红;李婧;;政府R&D资助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效率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7 韩玉雄,李怀祖;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5年03期

8 许春明;单晓光;;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J];科学学研究;2008年04期

9 郭春野;庄子银;;知识产权保护与“南方”国家的自主创新激励[J];经济研究;2012年09期

10 聂辉华;谭松涛;王宇锋;;创新、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世界经济;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丽娜;中国内地专利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王宏;骆旭华;;美国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3 洪琳琳;黄良文;;政府财税政策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4 阳立高;廖进中;杨沿平;;汽车产业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年10期

5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6 师萍;韩先锋;;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趋同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7 吉生保;周小柯;;中国医药制造业研发效率研究——基于HMB生产率指数的经验证据[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8 肖兴志;王建林;;谁更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研发行为的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9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10 贺京同;高林;;企业所有权、创新激励政策及其效果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杰英;;北京市科技创新融资渠道效果的实证分析[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符建华;周方召;仲深;尹龙;;法治水平、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基于世界银行关于中国企业层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许邦国;朱慧;;专利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专利制度测量指标体系的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潘雄锋;史晓辉;王蒙;;我国科技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效应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林承亮;许为民;;技术外部性下创新补贴最优方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庞瑞芝;李鹏;;中国各地区工业创新效率:模式、制约与对策——基于创新生产过程效率的新视角[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张同斌;杨彬;高铁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与内资企业间双向动态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兼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8 田曼莉;;中国实施TRIPs协议的问题和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9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10 徐伟民;;第四十章 政府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及其门槛效应——来自上海的微观实证分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晔;中国高校专利产出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林建明;转型期地方政府扶持对企业研发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谭伟生;中部地区利用FDI质量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金胜;中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9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郑代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丽;FDI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祝鹏飞;医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星;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莹;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小芬;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其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湛文涛;膨胀土填料分类指标的工程适用性及CBR指标快速测定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宁;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评价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夏文彬;我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国祥,苏月中;上海国有经济控制力定量评估与发展对策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8期

2 丁启军;王会宗;;规制效率、反垄断法与行政垄断行业改革[J];财贸研究;2009年04期

3 郑绪涛;柳剑平;;促进R&D活动的税收和补贴政策工具的有效搭配[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4 吴延兵;;中国工业R&D投入的影响因素[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5 吴延兵;;中国工业产业创新水平及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6年02期

6 张博;;公共研发投资对私人研发的影响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7 钱f;武健;;政府补贴对知识溢出条件下竞争企业R&D合作收益的影响[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8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9 张倩肖;冯根福;;三种R&D溢出与本地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10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127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27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