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医疗损害救济的合同路径研究——兼与侵权路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9-04 18:17
【摘要】:医疗损害救济偏重于侵权路径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合同路径的研究。从实践人本医疗、做好医患双方的利益平衡等旨趣出发,合同路径更能体现私法自治的特点,能较为精细明确特定医疗服务中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在个案中贯彻意思自由,同时还增强可预见性与合理期待,有利于定分止争、减少防御性医疗,促成医患双方的合作者格局;而作为事后调整方式的侵权路径却陷入规范失灵等问题,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分担医疗风险、维护医患和谐。从宏观而言,应当重视医疗合同的功能与价值,正视医患关系的契约本质,保障患方的自决权和"行动者"地位,满足其差异化需求;从微观而言,应当厘清医疗损害救济的合同法路径,确立其优越地位,做好与侵权路径的契合互补。
[Abstract]:Medical damage relief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ort path, but neglects the research of contract path. Starting from the purport of practicing human-based medical treatment and balancing the interests of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the contract path can better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law autonomy, be able to defin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a specific medical service, and implement the freedom of meaning in individual case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nhances predictability and reasonable expect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dividing and ending disputes, reducing defensive med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ing the pattern of coopera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however, the tort path, as a way of subsequent adjustment, falls into the problem of normative failure, and so on. Do not necessarily share medical risks very well, maintain doctor-patient harmony. From the macroscopic point of view,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medical contract, face up to the contractual essence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guarantee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status of "actor" of the patient, and satisfy their different needs.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path of contract law of medical damage relief, establish its superior position, and make a good match with tort path.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四川省社科联规划项目“伦理道德视野下我国医患纠纷的防控研究”(SC13E029) 广东省重点平台建设普通高校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医患关系衡平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娅;王字君;;浅析中国医疗损害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06年05期

2 宋旭明;;论“医疗损害”的界定[J];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3 钱瑜;;浅谈医疗损害的赔偿[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3期

4 郝秀兰;;医疗损害及赔偿:国际视角[J];中国医院;2009年08期

5 王番宁;;医疗损害中病历资料的法定义务[J];兰台世界;2010年12期

6 江涛;;试论医疗损害侵权责任[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06期

7 杨胜;;医疗损害侵权案件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认定及处理[J];法制与社会;2012年22期

8 陈清群;曾国彬;鲁建国;;论我国医疗损害鉴定制度改革[J];科技风;2012年15期

9 田侃;邵辰杰;喻小勇;;医学会实施医疗损害鉴定必要性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马文建;;对现行医疗损害鉴定方式进行改革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A);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德江;;现行医疗损害鉴定中的问题及制度探析[A];2013浙江省医学伦理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锦龙;;浅述当前医疗损害鉴定的现状及几点建议[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曾高健;;抓住机遇,主动争取,积极开展医疗损害鉴定[A];学会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2013年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把志刚;;医学会开展医疗损害鉴定的分析与思考[A];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学会学术工作创新发展——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1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阳阳;;医学会从事医疗损害鉴定之合法性研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五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锐;王刚;;涉及医疗损害纠纷案件诉讼相关问题的探讨[A];法医临床学专业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钱亚芳;;论《侵权责任法》背景下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完善[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华医学会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 宋红章;医疗损害鉴定别所托非人[N];健康报;2013年

2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赞宁;医疗损害,谁说了算[N];医药经济报;2012年

3 边永前;医疗损害 如何认定与追责[N];健康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谭嘉;医疗损害鉴定 医学会该是何种角色[N];健康报;2013年

5 宋儒亮 广东省律师协会医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医疗损害纠纷持续向上[N];医药经济报;2013年

6 解伟;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几点理解[N];健康报;2013年

7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专家律师 姚岚;终结“双轨”可鉴[N];医药经济报;2012年

8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程杰;多元化的医疗损害救济机制[N];光明日报;2013年

9 陈伟龙;医疗损害的归责原则和责任构成要件[N];江苏法制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丽丽;医疗损害举证倒置不宜一刀切[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重;医疗损害纠纷中因果关系认定问题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5年

2 郭绍将;医疗损害技术鉴定中参与度评定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朱帝;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邵灿;论“一元化”医疗损害鉴定体制的构建[D];宁波大学;2014年

5 于瑶;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6 安远;医疗损害归责原则的反思与重构[D];云南财经大学;2016年

7 邓永芳;医疗损害救济法律路径研究[D];山东政法学院;2016年

8 章杏莉;医师注意义务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李宾宾;意外伤害中医疗损害的类型[D];安徽大学;2017年

10 钱瑜;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22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22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8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