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13 16:41
【摘要】:为了有效防止传统体育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流失或消亡,应当加强对体育非遗的法律保护。可以选择著作权和专利权对我国传统体育非遗进行静态性保护,同时选择商标权对传统体育非遗进行动态性的保护,即对其开发利用着手保护。为使我国的传统体育非遗能够获得法律的有效保护,应当加快专项立法和地方立法,同时还要逐步完善与体育法相配套的法规。
[Abstract]: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ss or extinc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legacy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anc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sports legacy.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our traditional sports can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by law, special legislation and loc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speeded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滨州学院体育系;
【分类号】:D923.41;G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明建;李文鸿;张峰;陶朔秀;;地域武术文化品牌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四川峨眉武术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郭怡;董梦佳;;文化整体论视角下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6年02期

3 李成银;李杉杉;张志成;;非遗视野下山东传统武术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暴丽霞;王建洲;陈华荣;;河东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年05期

5 白晋湘;;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研究——以湘西大兴寨苗族抢狮习俗为例[J];体育科学;2012年08期

6 韩志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与竞技的知识产权保护[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泽梅;原生态“类体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何飞;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玉梅;;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王晶;王冬冬;;社火民俗体育历史源流及其传承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7年05期

3 童国军;;人类学视域下峨眉武术的源流与文化特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4 郭会丽;;戊极大功力拳技法体系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7年04期

5 王厚雷;王竹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6 刘扬;;全民健身视域下民间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01期

7 白晋湘;万义;龙佩林;;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 传承现代体育文明之魂——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8 覃英;;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31期

9 牛智伟;王华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社会文化选择[J];林区教学;2016年09期

10 刘宁;;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理想模式[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立强;王岗;黎桂华;;从“乡土”到“离土”:传统武术发展的社会文化阐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2 赵斌;代凌江;;峨眉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马冬雪;江芸;朱明勇;;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体育科学;2015年06期

4 韩政;王岗;;近代以来中国武术从“草根文化”到“符号文化”的历史变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5 张春燕;钟明宝;程静静;;基于体育法修改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6 吕炳斌;王小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3年03期

7 孟林盛;李建英;;民间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以山西忻州挠羊赛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2年02期

8 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任玉梅;;绥化市体育发展局限与地域特色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华丽;北泉板凳龙文化的现状与传承[D];西南大学;2012年

2 夏宁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3 付争鸣;铜梁舞龙运动的生存逻辑与发展之道[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秀珍;张家界土家族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冬婷;上海市枫泾古镇旅游感知及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晓琴;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湖南民间舞龙运动的流变及发展前景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邓辉;长沙市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8 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文杰;影响中华民族舞龙运动发展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唐韶军;中国舞龙的技术风格及社会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24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4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8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