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新闻侵权责任构成的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13 11:06
【摘要】:新闻侵权现已成为新闻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侵权责任研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明晰新闻自由权利行使和新闻侵权责任之间的界限。新闻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系形成这种平衡最为重要的法律工具。本文新闻侵权责任的分析框架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基础理论部分,该部分围绕新闻自由与私权利保护的冲突与平衡内容展开论述;该部分也是问题的引入,由于在以往的新闻侵权责任的研究中,从事新闻研究的学者和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往往分头进行,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很好的结合。故此部分引出了将新闻侵权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与法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路径。第二部分为第二、三章内容,也主要沿着第一部分的思路结构,围绕新闻侵权责任构成征引“三阶层”理论展开详细论述。虽然各个具体构成的内容与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论述无特异之处,但本文在分析框架上有别于一般侵权责任框架的探讨。本文欲构筑的新闻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模式亦是为被严格限定的新闻侵权责任构成模式下的三阶层理论;故而在论述顺序上严格遵从了“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阶层论述顺序。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学科融合的态度,采各学科理论各自的优势结合研究,期望能够对建立新闻侵权责任完整的体系的建构有所帮助,并在实践中切实的对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News tor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that the press and law circl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on news tort liability is to clarify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xercise of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tort liability of news. The constitution of news tort lia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legal tool to form this balance. The analysis frame of the news tort liabil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basic theory part of the article, which focuses on the conflict and balance between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ights. This part is als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roblem, because in the past research of news tort liability, the scholars engaged in journalism research and the scholars engaged in legal research often separate, and did not do a good combination of this problem. Therefore, this part leads to the research path of combining the value problem in news tort with the theory of law.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ontent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but also mainly along the train of thought structure of the first part, focusing on the theory of "three strata" of the constitution of news tort liability. Although the contents of each specific constitution and the general tort liability constitution are not unique, this paper is different from the general tort liability framework in the analysis framework. The model of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news tort liability, which this paper intends to construct, is also a three-class theory under the strictly defined model of news tort liability. Therefore, the order of argumentation strictly obeys the hierarchy order of conformance-illegality-respon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each discipline theory through the attitude of subject fusion,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system of news tort liability. And in practice to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and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s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国;新闻侵权理论的新探索——《新闻侵权法律制度研究》[J];采.写.编;2002年04期

2 王斌;新闻侵权的归责问题[J];声屏世界;2003年09期

3 喻小龙,陈燕;论新闻侵权的形式和预防[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郭骥;法制新闻报道与新闻侵权刍议[J];新闻记者;2004年12期

5 刘嘉志;;论内参不构成新闻侵权[J];记者摇篮;2004年08期

6 焦波,张忠宁;浅谈新闻侵权的防范与应对策略[J];山东视听(山东省广播电视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满静;王科;;关于新闻侵权基础理论的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6期

8 吴星;杜敏;;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邢红霞;;浅谈新闻侵权[J];理论学习;2006年05期

10 贺光辉;;论新闻侵权的认定标准及其抗辩原则[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婧;;浅议新闻侵权与新闻自由之平衡[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2 魏永征;;舆论监督和“公众人物”[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副总编 杜亮;认定新闻侵权需要“铁案”示范[N];中国保险报;2013年

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郭京霞;新闻侵权案件—媒体因何总是败诉[N];北京日报;2004年

3 郭京霞;新闻侵权媒体败诉多[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二马;新闻侵权的“雷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5 周颖;新闻侵权成因探析[N];中华新闻报;2002年

6 朱們 虢娟;浅议新闻侵权[N];中华新闻报;2006年

7 郭健斌;从新闻价值的实现看新闻侵权的产生及预防[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立新;新闻侵权抗辩22个关键词(六)[N];检察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李国民 王丽丽;新闻侵权:不可等闲视之[N];检察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宋识径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 李存厚 “中国新闻侵权案例精选与评析”课题组成员:展江 徐迅 马军 王松苗 朱莉 李国民 李凝怿 武子征 杨慧臻 浦志强 黄晓 雷丽莉;新闻侵权:能否入法?如何入法?[N];检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杉;新闻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霞;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吕庆闯;新闻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文兵;新闻侵权责任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4 杨丽欣;论新闻侵权[D];吉林大学;2008年

5 邓煌;新闻侵权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6 陈莉;论新闻侵权的界定[D];郑州大学;2013年

7 江颖莉;新闻侵权责任豁免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8 焦钰凤;新闻侵权之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9 袁欣;新闻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冲;新闻侵权的民事责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683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683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