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体系性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23 13:27
【摘要】:《民法总则》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极具中国特色,其规范构造虽然通俗易懂,但在立法技术上付出了重复立法的代价。下调无民事行为能力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界限,旨在减轻无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先天缺陷。年龄界限下调得越低,越利于缩减这种缺陷。其第21条所作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新增规定,是对未成年人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缺乏深入理解的产物,属于无益有害的立法"创新"。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拟制与未成年人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规定在一个条文中更能揭示拟制制度的规范目的,并有助于消除关于拟制制度的错误理解,然而,立法者却于最后时刻放弃了创新追求。总体而言,《民法总则》在承继《民法通则》的规定上因循守旧之气过重,变革动力和能力明显不足。
[Abstract]:The provision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have ver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is easy to understand, it pays the price of repeated legislation in the legislative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age limit between the incapacity of civil conduct and the limitation of civil capacity, the aim is to alleviate the inherent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incapacity. The lower the age limit, the more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defect. The new provision in Article 21 that minors above the age of eight have no 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 is the product of a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 of minors' capacity for civil conduct, and is a "innovation" of unhelpful and harmful legislation. The provision of the fiction of complete civil capacity and the limitation of civil capacity of minors in a single article can better reveal the normative purpose of the fictitious system and help to eliminate the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fictitious system, however, Lawmakers gave up the pursuit of innovation at the last minute. In general,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re too conservative and lack of motive force and ability to change in succession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法中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3BFX082)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法重述、民法典编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完善”(项目编号:14ZDC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思良;论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汤涛,吴家声,张钦廷;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依据与一般原则[J];中国司法鉴定;2004年01期

3 孙传喜;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方志平;;质疑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之划分[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1期

5 王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知识问答(4)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J];湖南农业;2005年04期

6 何恬;;浅析我国民事行为能力欠缺宣告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7 戚挚;;民事责任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8 王骏;;浅议民事行为能力[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7年S9期

9 魏波;;罗马法中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功能考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潘林;;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价值层次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俊杰;曹莉萍;王旭荣;陈瑞珍;林振强;;民事行为能力两分法的讨论[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李红霞 亢俊;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宣告制度[N];西部法制报;2013年

2 ;民事行为能力是怎样分类的[N];山西科技报;2001年

3 ;购房合同与资金筹措(一)[N];商洛日报;2008年

4 李林;未成年人对中奖奖金是否具有所有权[N];法治快报;2006年

5 李老铁 单玲玲;如何确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地位[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 叶欣;论我国成年监护对象范围之扩张[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甘肃省兰州市工商局 安宁分局 李典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股东资格[N];中国工商报;2006年

8 毛晶晶;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N];江苏经济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正环;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隆永宝;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月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4 赵帅;论老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岩;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研究[D];深圳大学;2016年

6 马臣文;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功能的演进[D];华侨大学;2007年

7 彭少慧;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论[D];山东大学;2011年

8 梁林;论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民事行为能力宣告制度之重构[D];南京大学;2012年

9 禹丽;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聂莹;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89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289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