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民法总则》不当得利一般条款的设置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21 08:41
【摘要】:《民法总则》第122条规定了不当得利一般条款,但忽视了不当得利一般条款的设置模式问题,在规范内容上存在严重不足。文章考察了德国法"单一型一般条款模式"与苏俄民法"复合型一般条款模式",提出《民法总则》应采取"复合型一般条款模式"。《民法总则》第122条应增加不法原因给付、给付系履行道德上义务及知道无债务为给付三种排除事由,明确界定不当得利返还客体,区分得利人善意恶意确定不当得利返还范围。文章具体设计了"复合型一般条款"的法律条文并说明了理由。
[Abstract]:Article 122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tipulates the general clause of improper enrichment, but ignores the problem of the setting mode of the general clause of unjust enrichment, which is seriously deficient in the standard conte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ingle general clause model" in German law and the "compound general clause model" in Soviet Russian civil law. 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hould adopt the "compound general clause model". Article 122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hould increase the illegal cause of payment, which means the performance of moral obligation and the knowing that there is no debt as the reason for exclusion of payment. The object of improper enrichment return is clearly defined, and the scope of improper enrichment return is determined by goodwill and malice. The article concretely designs the compound general clause and explains the reason.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中国法学会2016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青年调研项目《不当得利在民法典中的定位:基于不当得利审判的实证研究(1986-2016)》(CLS(2016)Y13) 2016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程序性权利理论的提出与证成研究》(16AFX003)
【分类号】:D9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杰;不当得利中返还利益浅析[J];当代法学;2003年09期

2 何自强,何伟;从理论基础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刘宁;不当得利制度之理论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4 施晶文;试论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陈楚天,张燕艳;不当得利制度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李伟;给付不当得利的几个基本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崔洪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9 马金海;;试论不当得利之不当利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李镐生;;不当得利若干问题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卓勋;;不当得利的几点法律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立泉;;试析专利分案的不当得利及其对策[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郁临清;以不当得利为由二次起诉的法院不予支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2 刘宏明;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效力[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3 王建华;不当得利债权[N];台州日报;2009年

4 吴永波 郎忠志 整理 晓桥;卖捡来的猪属不当得利[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浦小宝 姜壮志;查“不当得利”的不当之处[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郝绍彬 黄淳 芦明玉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诉前“多”赔偿部分是否构成不当得利[N];人民法院报;2014年

7 吴亮亮;收款条表述含糊 不当得利缺证据[N];法治快报;2006年

8 洪书琴;不当得利应有善意与恶意之分[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9 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龙游县人民法院 吕秋红 江虹;不当得利纠纷的诉讼时效起算时点如何确定[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杨宽永;不当得利举证责任的分担[N];江苏经济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2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杨运禄;不当得利类型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兆侠;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姜在成;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齐铁柱;类型化基础上的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万明元;非给付不当得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江楠;论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春;论不当得利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晓峰;论不当得利制度[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萍;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46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346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1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