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的拟制属性与社会功能——兼论“公的所有权”及其实现路径
[Abstract]:Property law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logical conceptual system, especially the logical system with ownership as the core concept, but in fact, ownership is not a seamless logical starting point, nor is it an indestructible cornerstone of discourse, but it is a fake product or institutional fact under human reason, and it is a legal form of ownership relationship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recognizes or establishes realistic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 discourse of law. And bear a certain social function. Therefore, we must from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in order to truly understand ownership and its social functions. In socialist China, under the principle of constitutional economy with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public ownership" should be affirmed and establishe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rivate ownership. Therefore, the ownership system of property law should be redesig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purpose and function, the economic relation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China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the public ownership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correctly guide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system, rather than blindly pursuing the single "privatization" under the discourse of legal perso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13YJA820002)
【分类号】:D9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2 王利明;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J];法学;2004年07期
3 王占明;;公法所有权理论对农地集体所有权的解说[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甘德怀;;代表所有权:物权法争议中一个被忽视的概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5 王家国;;权利的互惠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透视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2期
4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6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周德海;;论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概念体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包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向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联动型动力机制的精神实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李继武;;对人学五个“要义”和“以人为本”内涵的看法——与顾智明教授商榷[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王涛;皮明建;高鹏;;农用地价格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9年卷(下册)[C];2009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6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彭希义;;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问题研究——基于贵阳花溪区彝族农民工群体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琳;;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三题论略[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叶芳;冲突与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权力与权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任士春;巢湖市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郭云英;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6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姚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洪义;;论法律权利的概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2 徐国栋;寻找丢失的人格——从罗马、德国、拉丁法族国家、前苏联、俄罗斯到中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王家国;;虚构:法律思维的必要之维——朗·富勒《法律的虚构》译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解君;赖超超;;公物上的权利(力)构成——公法与私法的双重视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林来梵;;互惠正义:第四次修宪的规范精神[J];法学家;2004年04期
6 申政武;论现代物权法的原则[J];法学;1992年07期
7 韩松;论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集体所有权的主体[J];法学;2005年08期
8 徐国栋;;再论民法中人格法的公法性——兼论物文主义的技术根源[J];法学;2007年04期
9 杨解君;;物权法不应被笼统地视为私法[J];法学;2007年07期
10 周叔莲;关于国有企业产权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红贵;;所有权限制的理论价值[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顾雪金;;所有权结构的改革与防范银行道德风险[J];金融经济;2011年18期
3 梁慧星;所有权形式论[J];东岳论丛;1983年02期
4 李源植;;试论所有权内部纵横结构[J];法学研究;1986年01期
5 周威;;双重所有权是否“古已有之”?[J];法律学习与研究;1986年06期
6 宋继华;孙丹;;控股股东所有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侵占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商场现代化;2012年19期
7 郭锋;;股份制企业所有权问题的探讨[J];中国法学;1988年03期
8 ;所有权能不能分割?[J];创造;1995年05期
9 陈永正;所有权的凝聚和发散[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10 张兴茂;所有制·所有权·产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凤岐;袁庆宏;杨斌;王健友;;心理所有权在中国情境下的验证与理论拓展[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宗芳宇;吴剑峰;;中国企业所有权结构与大股东对小股东的侵权行为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程实;IMF改革:“救赎者”自救[N];国际商报;2006年
2 华林;公司治理及其在实践中的差异性[N];中国财经报;2001年
3 单羽青;中国银行业治理结构有待改善[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4 车汉澍;东南亚华人家族企业治理分析[N];吉林日报;2005年
5 ;“制度变迁模式比较”研讨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1年
6 史正富 刘昶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看不见的所有者——现代企业的产权革命[N];文汇报;2012年
7 刘菁;迎接竞争而不是回避它[N];期货日报;2004年
8 穆一凡;传AT&T开始进军卫星电视行业[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斌;代理理论视角下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黄祖显;论台商大陆投资的进入模式及所有权策略[D];暨南大学;2005年
3 谭慧慧;所有权激励、外部约束与经理行为[D];复旦大学;2005年
4 胡天存;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6 朱勇;所有权结构与绩效[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杰阳;基于利益集团互动机制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2 郭世伟;家族企业心理所有权认知与激励设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陈献一;最终控制人的所有权、控制权与企业价值[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月;员工心理所有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朱丽姣;心理所有权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晓铭;论区分建筑物共有所有权的行使[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7 要敬辉;企业所有权分享与会计信息产权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8 李a,
本文编号:2519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1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