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损害”及其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清良;;论法律事实的确定性及相对性[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王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2期
3 竺效;;论中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发展与再发展[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刘水林;;风险社会大规模损害责任法的范式重构——从侵权赔偿到成本分担[J];法学研究;2014年03期
5 孙静;;我国转基因食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马勇;;论侵权责任方式之间的内在体系——解读《侵权责任法》第15条[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龚赛红;王青龙;;论侵权法的预防功能——法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求是学刊;2013年01期
8 贺春花;孙建猛;;“死亡赔偿金”性质之争述评[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9 叶金强;;论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J];中外法学;2012年01期
10 杨彪;;论侵权责任法对产品损害预防体系的改造——基于产品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确立[J];法商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鄢斌;;损害概念之法解释学理解与适用[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银波;侵权损害赔偿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李蓓;侵权法上的损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4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34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