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侵权惩罚性赔偿问题研究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集体劳动争议的转型态势与处理制度研究”(编号:14YJA820026)
【分类号】:D922.2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仲凯;;简论商业价值与商业秘密侵权损失的评估基准[J];时代法学;2014年03期
2 程艳萍;商业秘密法律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李婕妤;;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中国最大商业秘密侵权案宣判被告得赔1782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6年03期
5 刘远山;;我国商业秘密侵权的认定和制裁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韩中节;;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几点思考[J];法律适用;2007年06期
7 阎良础;;中日商业秘密侵权救济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刘义青;;网络环境下企业商业秘密侵权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9 王钊;;商业秘密侵权与法律救济的分析及思考[J];辽宁经济;2008年02期
10 屈学军;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若干问题研讨[J];科技与法律;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小兵;;软件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应对策略及对企业的若干建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2 周富森;陈志亭;;企业改制中应当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流失[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张媛;举证立案保护难致商业秘密侵权泛滥[N];法制日报;2013年
2 木向宏 王t,
本文编号:2540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4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