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给付型不当得利

发布时间:2019-11-07 08:59
【摘要】:现行法对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是《民法通则》第92条。相比于境外立法(台湾地区的"民法"对于不当得利的规定既有一般性的规定也有准用性的规定共计9个条文,而德国民法也有11个条文的规定,瑞士债务法有6个条文,日本民法有6个条文)来说是相当简陋的。不当得利分为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本文仅从给付型不当得利的角度,论述其构成要件、排除情形及其相关案例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自强,何伟;从理论基础看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刘宁;不当得利制度之理论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3 施晶文;试论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陈楚天,张燕艳;不当得利制度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李伟;给付不当得利的几个基本问题[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崔洪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幸颜静;;不当得利制度疑点探析[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8 马金海;;试论不当得利之不当利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李镐生;;不当得利若干问题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8期

10 本志红;;不当得利的制度功能分析[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卓勋;;不当得利的几点法律思考[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立泉;;试析专利分案的不当得利及其对策[A];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专利代理行业发展-2010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首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老木;企业应抛弃“不当得利”[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刘太景 程乐礼;“不当得利”的存在及防范措施[N];期货日报;2004年

3 毛立申 彭兴广;不当得利 理应返还[N];人民代表报;2000年

4 案例编写人 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 郁临清;以不当得利为由二次起诉的法院不予支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杨涛;“不当得利”别阻了银行的进取心[N];法制日报;2012年

6 泗阳县检察院 张庆杰 孙李;如何理解“不当得利发生地法律”[N];江苏法制报;2012年

7 范红萍;足球教练不当得利当返还[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苏春艳 殷丽娟;借他人名义收货款 不当得利要返还[N];河北日报;2004年

9 杨维松 邓相红 李益庆;不当得利应返还[N];检察日报;2003年

10 顾明月;不当得利应予返还[N];江苏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言浩;不当得利法的形成与展开[D];复旦大学;2011年

2 洪学军;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霍政欣;不当得利的国际私法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玮;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杨运禄;不当得利类型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刘兆侠;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姜在成;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齐铁柱;类型化基础上的不当得利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万明元;非给付不当得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江楠;论不当得利之“无法律上原因”[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春;论不当得利的适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晓峰;论不当得利制度[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萍;不当得利构成要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7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57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