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自助游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7 06:44
【摘要】:自助游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时常伴有意外风险以及不法侵害的困扰。“驴友”们在满足个人旅行目的的同时,也难免会损害同伴的利益,进而产生法律纠纷。但由于我国法律对于自助游活动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参加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权利和义务不清晰。在审判实践中,往往根据民法原则、相近规定,乃至从道德的角度进行审判。如在本文所援引的案例中,原审法院首先确认被告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且不存在过错,进而得出其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故不需承担赔偿责任。与此同时,又基于公平原则判定被告给予二原告一定的经济补偿。可见,这样的判决标准往往具有相对的不确定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亟待在现有法律规定以及审判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探讨一种更具操作性的处理思路。本文以自助游为研究对象,由一则自助游遇险纠纷案件引出问题,然后通过先理论研究后案例分析的方式对各个问题依次展开分析。除引言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一则案例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自助游活动的概念和特征如何认定?自助游参加者之间是否存在法律关系?遇险后,“驴友”间如何承担法律责任?本文所援引的案例是否适用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第二部分是关于自助游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本部分首先分析和评析我国学者对于自助游活动的不同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自助游活动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是关于自助游参加者之间法律关系的分析。该部分在本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部分通过归纳和评析我国学者对于自助游参加者之间关系的不同观点,提出本文对于自助游参加者之间法律关系的认识:自助游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具有层次性,应在具体案件中予以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第四部分是关于遇险后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首先,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对“驴头”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其次,运用自甘风险理论对遇险“驴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阐述;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他“驴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论述。第五部分是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适用。公平分担损失规则作为一种损害协调机制,在我国法律对于自助游相关问题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适用于自助游遇险纠纷案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俊明;理顺法律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11期

2 罗大钧;试论担保法律关系的基本性质[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王兴运;挑战“公理”:“法律关系三要素说”批判纲要[J];河北法学;2001年05期

4 陈淑明,戴东曦,胡燕生;病案所体现的医患关系及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病案;2001年04期

5 杨昌宇;刘淑艳;;我国高校与教师──法律关系初探[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杜文勇;;试论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周彬;;直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J];教学与管理;2001年19期

8 邱文宽,史尊魁;以主体为依据,还是以法律关系为依据?——对涉外商事案件界定标准的思考[J];人民司法;2002年07期

9 曹明德;论生态法律关系[J];中国法学;2002年06期

10 冯时林,石民;高校校方与学生法律关系初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涛;;法学生态化的法理学基础初探——试论生态法律关系[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刘旭芳;;论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关系[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专辑[C];2006年

3 张艺;郭峰;;多产权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法律关系探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4 李飞;;论法律关系的客体[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5 黄英;;试论彩票融资法律关系的性质[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6 秦荣国;;反应性精神病的法律关系评定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陈金钊;侯学勇;;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光;;科技与法律关系的辨证思考[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振华;;烟草行政主管部门与打假举报人法律关系初探[A];中国烟草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孙曼曼;;论高校多重身份的具体范围及行为时的法律问题——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视[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晓菲;律师:资产证券化可探索多种法律关系共存[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2 本报记者 席锋宇;立法明确学校和学生的法律关系[N];法制日报;2014年

3 吉林省磐石市工商局 徐东林 孟庆霞;明确三个主体责任 理顺四个法律关系[N];中国工商报;2014年

4 王素平;陪酒人员与娱乐场所间的法律关系[N];江苏法制报;2014年

5 苗正达;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解析[N];法制日报;2007年

6 刘岚;为何依据法律关系确定案由[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俞学明;跨越学科和领域界限,以问题为中心研究宗教与法律关系[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张克侃;“行政跷跷板”平衡问题探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9 代贞奎;要理清不同的法律关系[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福建省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 余文唐;简析基础关系先审[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孟强;我国高等学校与大学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鹂羽;中国的政府主导型银企法律关系基础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4 赵亮;我国助学贷款法律关系的宪政之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虎;萨维尼法律关系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詹庆;直销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运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法律关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李爱君;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王月萍;公法现代化的一般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珍;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师生法律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牛文欢;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间法律关系的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张忠平;政府与高等学校法律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藏怀波;职业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永胜;公务员法律关系探析[D];山西大学;2003年

7 商永辉;关于初中体育课法律关系主体责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强;论直销法律关系及相关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周湘林;法律关系视野中的高校学生自治权及其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周亚飞;论程序法律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6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66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