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1-19 14:09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平时交流中,人们大都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人们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物质生活与互联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地球村的梦想正在慢慢实现。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名誉侵权现象也越来越突出,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上网者在互联网世界里大都会选择一个虚构的身份进行活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高度的分离。我国民法上对于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相关规定有了明确的阐述,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互联网环境下对名誉权的损害不断泛滥,这对于传统民法己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样的情况也对民法上认定民事的侵权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工作量。因此,针对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互联网上虚拟身份对现实社会身份的侵权、现实社会身份对互联网虚拟身份的侵权、互联网上虚拟身份之间的相互侵权成为当前法学理论与实务界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立足于互联网环境下名誉侵权与普通名誉侵权的对比,第一部分以案例形式引出互联网环境下名誉侵权现象在当前社会的表现,论证了互联网环境下名誉权的特点,并且对于虚拟主体是否拥有名誉权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从而表明网络环境下名誉侵权所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二部分论述当前理论实务界对网络环境下名誉侵权的救济认定方式,表明在当前我国网络日益发达的情况下,救济的方式已经跟不上网络环境下名誉权受到日益侵害的现实情形,网络环境下名誉侵权现象频繁发生;第三部分论述当前我国维护互联网秩序健康有序发展的意义,在现阶段己经在法律的层面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对于遏制互联网的名誉权侵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在立法层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第四部分对于保护网络用户的名誉权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出建立一种立体式的保护模式,主要是加强互联网环境中名誉权的立法工作,完善司法保护程序,建立合理的监督救济机制,加强网络行业组织的监管力度,利用网络用户自身道德素质抵制网络上的不正之风,以期不断完善网络环境中的名誉权保护,创造文明的上网环境,适应中国发展的新常态。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晨;;如何用采访证据系紧调查记者身上的“保险绳”——从《新京报》胜诉的两场名誉侵权官司谈起[J];中国记者;2017年01期

2 夏小文;;网络名誉侵权责任认定与责任承担[J];企业导报;2016年06期

3 宁拥敏;;浅析网络名誉侵权[J];知识经济;2016年09期

4 马慧青;张芷毓;;论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名誉侵权案中的责任承担[J];法制博览;2016年24期

5 赵向华;;试论微博名誉侵权及其对策[J];新闻战线;2014年12期

6 徐妙芳;;论网络名誉侵权[J];法制与社会;2015年03期

7 卢家银;;网络传播法的破冰之作[J];新民周刊;2017年09期

8 王志萍;;微博名誉侵权法律问题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年07期

9 刘忠;;浅议网络名誉侵权主体及其责任认定[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年04期

10 安晓生;辛智强;张明娟;;微博言论名誉侵权法律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雷丽莉;;从范曾名誉权案看名誉侵权的构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锦秀;郭瑾;;对一起HIV密切接触者调查引发名誉侵权案的思考(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邱珂;;网络的管理人及服务商对网络名誉侵权所应承担的责任[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4 任广耀;;体育新闻侵害名誉权抗辩事由的研究——以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名誉侵权败诉为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志灵;“善的目的”无法为“不择手段”担保[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李馨;范曾诉郭庆祥案追问名誉侵权边界[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友婷;朋友圈发布对老板不利言论构成名誉侵权吗?[N];工人日报;2017年

4 实习生 成婧;审判长博文评案 律师起诉名誉侵权[N];中国青年报;2013年

5 张西流;“网怒族”当休矣[N];法制日报;2016年

6 胡人丹 楚仑;两被告微信“吐槽”被判名誉侵权[N];人民法院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梁蓬飞 安普忠;捍卫英雄,守住我们的根与魂[N];解放军报;2017年

8 古林 严晗彦;消费者微博发负面评价不构成名誉侵权[N];江苏法制报;2017年

9 湖南省嘉禾县人民法院 唐红;正当的举报行为不构成名誉侵权[N];人民法院报;2017年

10 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王佐发;如何协调媒体监督权与上市公司名誉权[N];经济参考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万珂;新闻自由的法律保护[D];复旦大学;2006年

2 靳羽;英国诽谤法归责原则的二元化变革[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3 姚泽金;公共批评与名誉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双喜;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2 王琳琳;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3 杨洋;微信公众平台名誉侵权认定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徐德运;微博上名誉权侵权责任认定裁判规则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5 高焕杰;微博名誉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6 常宇;网络名誉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7年

7 肖燕;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赵U,

本文编号:2571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71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