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合同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基于实证主义的阐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谦;浅议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2 谢鸿飞;;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3 叶金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解释论框架[J];法学家;2011年05期
4 李克武;关于违约赔偿的“可预见性”限制规则之我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胡玉浪;;时间浪费与损害赔偿——以旅游合同为例[J];旅游学刊;2011年07期
6 姜作利;美国合同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法学论坛;2001年06期
7 崔建远;;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光飞,陈伟;论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郝秀辉;姚昌金;;论航空旅客的精神损害赔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李爽;邹杰华;;区域贸易合同履行中的违约责任问题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6期
4 李慧;;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5 韩絮;;正确适用合同抗辩权应注意把握的法律问题[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胡文迪;;合同主要风险控制条款刍议[J];东方电机;2011年06期
7 李昕;;试论旅行合同违约的非财产性损害赔偿[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8 沈晓鸣;完善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构想[J];法律适用;2004年05期
9 雷继平;;违约金司法调整的标准和相关因素[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10 周琼;陈晓红;;侵害“其他人格利益”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一种比较法的视角[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杜晨妍;合同解除权行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妮;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方乐坤;精神利益保护与民事责任体系完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5 康茜;代孕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邓冰宁;美国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杨定玉;中小学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马浩;合同法可预见规则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蓓;侵权法上的损害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邹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欧阳妮;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忠友;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娟娟;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程欣;违约损害赔偿之可预见规则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青;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杜涓;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D];复旦大学;2010年
9 张英;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王童川;违约损害赔偿中的合理预见规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迪特·施瓦布;席智国;;Dieter Schwab:人格权之侵害与慰抚金[J];研究生法学;2005年01期
2 朱路线;违约责任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张新宝;高燕竹;;英美法上“精神打击”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J];法商研究;2007年05期
4 谢鸿飞;;精神损害赔偿的三个关键词[J];法商研究;2010年06期
5 郑海军;刘凯;;精神损害赔偿中的利益衡量——以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制度设计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0年08期
6 张新宝;;从司法解释到侵权责任法草案: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于兵;法律视野中的时间范畴[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5期
8 焦津洪;;违约赔偿范围的比较研究[J];中外法学;1991年06期
9 恺撒·米拉拜利;丁玫;李静;;人身损害赔偿:从收益能力到人格尊严[J];中外法学;2007年01期
10 罗丽;日本的抚慰金赔偿制度[J];外国法译评;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晔,杨翔;精神损害赔偿初探[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 禹红樱;浅议精神损害赔偿范围[J];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在哪些情况下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J];云南农业;2001年12期
4 徐双喜;浅析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J];中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李瑞清 ,梁永旺;浅谈精神损害赔偿[J];中国市场;2001年03期
6 景龙;晓军;;无故遭人诅咒可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J];农家之友;2001年05期
7 王春娣;;论精神损害赔偿的若干问题[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1年00期
8 宋汉林;略论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J];安阳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何谦;浅议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10 高边;丈夫遇车祸丧失性功能 妻子获精神损害赔偿[J];道路交通管理;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嘉亮;;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浅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高文英;;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6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张宏星;梁根科;;浅谈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8 倪永飞;王暾;;试论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者和死者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卢腊根;;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建议[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建林;伍玉联;杨孝平;;论类型理论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的构建——以H省102份案例为样本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霞;精神损害赔偿[N];河北日报;2000年
2 刘仁文;论人身伤亡的精神损害赔偿[N];检察日报;2000年
3 德生;精神损害赔偿的几种情形[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4 冯玉璋;浅谈精神损害赔偿[N];经理日报;2006年
5 居方祥;法人能否成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N];经理日报;2007年
6 刘玲;浅论精神损害赔偿[N];今日信息报;2008年
7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 鞠伟;违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规则[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鹰远;立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体现社会进步[N];贵阳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王毕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上限:年平均工资5倍[N];经济观察报;2009年
10 毛国平;法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我见[N];江苏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丽;论违约的精神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陈东;论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D];贵州大学;2007年
3 葛维强;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构想[D];内蒙古大学;2009年
4 李炳涛;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探析[D];烟台大学;2009年
5 张红君;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陆婧;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肯定及其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娇;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合理性及制度构建[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艺钟;论精神损害赔偿[D];黑龙江大学;2004年
9 王丽华;论精神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
10 吕雪芬;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D];北京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8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