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紧急救助免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0:43
【摘要】:《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了紧急救助免责机制,其中的紧急救助免责机制是指,当救助者遇到他人处于情势危急之中,出于自己的善意而主动地帮助其摆脱困境,减轻或减少正在遭受的损害,如果救助者在救助过程中给被救助者造成额外损害,法律免除其一切责任。制定该条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救助者的顾虑,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采取相互救助措施,改善社会风气。紧急救助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法律和道德双重属性的行为,仅通过道德观念已经无力约束人们见危不救的情况下,通过专门立法以完全免除救助者救助行为后产生的所有责任的方式来保护救助者,这种立法目的具有积极意义。笔者认为,法律毕竟不同于道德,法律比道德更具有国家强制力,法律条文产生的社会效果或者后果都是深远的。因此,法律的制定应该更加全面、科学、细致,不能制定出有失偏颇,利益失衡的条款。如今,《民法总则》第184条,对救助者存在倾向性的保护,这样的条文既违背了民法平等保护的基本原则,还会给救助者造成可以随心所欲的错觉,及可能导致救助过程中完全忽视必要的注意义务,发生鲁莽救助。救助者与被救助者利益保护的失衡最终还会体现在救助结果上,被救助者往往会得不到理想的救助,甚至会产生更大的损害。此外,该条款要求救助者施救行为时主观是自愿的,由于主观状态很难客观判断,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判断困难,造成主观断案。由于条文语义的含糊,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中,存在理解差异,这也会造成同案不同判的结果。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仅不利于立法目的的实现,而且会对司法公信力产生伤害。《民法总则》第184条明显存在立法漏洞,笔者认为,自愿紧急救助行为者如果因其救助行为造成或扩大被救助者损害,当其主观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时,仍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运用比较分析、价值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国内外立法及司法案例,分析紧急救助免责条款存在的立法和实践问题,借鉴域外关于紧急救助免责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完善我国的紧急救助免责机制提出个人建议。以使紧急救助条款更好发挥其作用,由此促进人们道德提升,社会风气改善,生活和谐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荣荣;;紧急救助免责问题研究——以《民法总则》第184条为中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2 周天乙;;紧急救助行为免责标准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3 陈燕燕;张羽秦;;论紧急救助的免责——兼评《民法总则》第184条[J];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21期

4 朱芮奕;;《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责任豁免之检讨与完善[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5 郭宇畅;;论《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免责范围[J];法制博览;2019年16期

6 解志勇;张中宣;;列车紧急医疗救助的法律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9年02期

7 薛琬琪;;紧急救助行为问题研究[J];文化学刊;2015年02期

8 潘天昊;;论《民法总则》第184条好人保护条款的应有构造[J];法制博览;2018年02期

9 张海峡,白云飞,黄晓扣;紧急救助论——见义勇为立法的民法法理依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10 郑剑芳;姬静;富有;;呼叫中心在高速公路客户服务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昆;紧急救助行为研究[D];河北大学;2019年

2 胡伟;紧急救助免责机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3 魏荣;意外伤害事故的紧急救助APP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4 高雅春;紧急救助行为及民事责任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8年

5 琚璐;紧急救助行为致害侵权责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8年

6 刘畅;仁和社区数字化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寅森;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8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