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虚拟角色商业化权益的保护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嘉一;;虚拟角色形象的商品化保护[J];知与行;2018年04期
2 刘晓丹;;亦真亦幻 亦此亦彼——以《爵迹》为例谈虚拟角色在电影中的审美特征[J];电影评介;2016年21期
3 衣美娜;;浅析网络游戏中虚拟角色的特征[J];学园;2017年24期
4 胡海洋;许旭;胡华;;面向视图一致性的虚拟角色划分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年03期
5 梁爽;;虚拟角色商品化的知识产权保护[J];商;2013年05期
6 袁锋;施云雯;;从“邦德007BOND”案谈虚拟角色名称的商标保护[J];中华商标;2013年10期
7 陈美华;当好“虚拟角色”[J];城乡建设;2003年06期
8 张叶语;;虚拟角色商品化法律保护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年16期
9 黄仲山;;反思数字虚拟角色对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影响[J];四川戏剧;2012年06期
10 谢颖;孙峥;;用效果器创作广播剧中的虚拟角色[J];视听纵横;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谈国新;周穆雄;钟正;;虚拟场景中多Agent行为交互技术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2 李自力;夏学知;刘玉亮;沈迎春;彭复员;石雄;;虚拟对象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与交互[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张红旗;;网格环境下基于协商的跨域访问控制模型[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伟 张丹萍;虚拟角色名称保护的路径选择[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2 北京市高级法院 吴斌;虚拟角色被“复制”维权难[N];北京日报;2016年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 段晓梅;虚拟角色能否作为商标进行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4 苑广阔;虚拟角色背后的爱与温暖[N];四川日报;2014年
5 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 陈绍娟;论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保护[N];中国工商报;2013年
6 雨山;“阿凡达”与“偷菜”[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童薇菁;人类会遭遇虚拟角色的“三次元”攻击吗[N];文汇报;2015年
8 白毅;儿童为何比成人更易受卡通片吸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吕娜;新产品妙用“虚拟代言”[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段佳;卡通片对儿童更“刺激”[N];大众科技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洁;浅谈虚拟角色商业化权益的保护模式[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2 王晓丁;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益之探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3 庾攀;虚拟角色的可著作权性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4 刘艳华;基于CG技术下动画角色的服饰造型设计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年
5 王丽;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韩丙卫;虚拟角色智能决策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杨斌;裸眼3D显示系统中的虚拟角色路径规划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8 张兰兰;复杂虚拟场景的语义环境模型构建和人体动画生成[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何文雅;3D游戏场景中虚拟角色的智能寻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冰;智能虚拟环境中自主虚拟角色感知模型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592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59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