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化程度也越来越深,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传播平台越来越多,商标作为商品或服务的一种符号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驰名商标的商业价值更为巨大,备受瞩目。它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商业标记,是商标权人最重要的无形财产之一,也是市场上其他经营者力求达到的水平。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显著性极强的符号,很多国家出现了对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制度,有立法也有判例,其形式虽然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保护驰名商标的基本功能和扩展的财产功能,例如广告宣传功能。但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是一种扩张性的或突破性的保护,相对于传统的商标侵权,它更侧重于对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类别的保护,其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消费者利益、其他经营者利益、市场秩序等公共性利益与商标权人利益是一个整体,商标权人利益的扩张就意味着公共领域空间的缩小。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因为驰名商标具有价值上与理论上的正当性。但也需要警惕这种范围的不恰当扩大,防止商标权人的权利滥用,防止公众的言论自由受到妨碍,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不能让驰名商标权人进行符号垄断。驰名商标的反淡化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不仅在我国,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受到质疑,认为商标混淆理论已经可以应付。但通过对这两种侵权样态的分析,它们在侵权方式、保护对象、构成要件上存在诸多不同。尽管对混淆理论进行扩张,商标混淆制度的保护范围还是无法囊括不存在混淆的情形。商标淡化制度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这点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承认。因此,界定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范围就成了各国商标权领域的重中之重。我国属于商标权后发国家,但也已经对驰名商标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做出了反应。但这显然还不够。驰名商标淡化已经成为一种与商标混淆并列的独立的商标侵权行为,仅凭商标法中的寥寥数语,对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还无法匹配它的价值,如果把这种权利交给法官,又会造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使得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这种情形下,需要分析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商标淡化制度,从中汲取经验,在立法与司法上寻找突破。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边界问题。第一部分是通过梳理各国以及国际层面在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方面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以便对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有个大概的论述。第二部分则讲述了目前对于反淡化理论存在的几点质疑,以及笔者认为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给与反淡化理论以正当性。第三部分主要从驰名商标内部展开,阐释其获得反淡化保护应当具备的要件,主要包括显著性、近似性、驰名范围、可能性淡化标准这四个方面,并结合理论与实际展开论述。第四部分侧重从驰名商标外部展开,设定其受到反淡化保护的限制,包括源头限制于使用过程中的限制。这样,一方面从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构成要件出发,从其自身内部界定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运用淡化制度。另一方面则从外部对其进行限制,规定哪些行为不能得到保护,从源头和使用过程上对其进行限制,防止驰名商标保护的无限扩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平衡驰名商标权人、消费者、其他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让商标淡化制度健康地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汇;刘丽飞;;驰名商标反淡化构成要件的分析与检讨——以欧美相关理论为借鉴[J];知识产权;2015年08期
2 许波;;驰名商标行政案件中的反淡化保护[J];人民司法;2013年13期
3 蔡晓东;王忠诚;;欧美反淡化法商标驰名认定标准[J];河北法学;2013年03期
4 孔祥俊;;驰名商标司法保护的回顾与展望[J];人民司法;2013年01期
5 冯晓青;;注册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之探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祝建军;;驰名商标跨类别保护应受到限制——两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知识产权;2011年10期
7 闵颖;;驰名商标利益结构分析[J];经济法论坛;2011年00期
8 邓宏光;;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应当缓行[J];法学;2010年02期
9 李伟华;;驰名商标跨类侵权的处理[J];中华商标;2009年07期
10 杜颖;;商标淡化理论及其应用[J];法学研究;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晓玲;商业标识权利冲突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年
2 秦洁;商标淡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封雪;论商标滑稽模仿的法律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2 王舒辰;初始兴趣混淆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邵南;驰名商标权利限制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吕冰;中日驰名商标跨类保护案例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韩长娜;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的法律限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6 程骁丁;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仕荣;论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限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儕严;商标淡化理论的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何叶彩;论我国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D];宁波大学;2011年
10 南庆鑫;驰名商标淡化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
本文编号:
2600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0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