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交融越发紧密,即使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也不能阻挡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因为人类经济命运共同体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各国主体的独立性,使得国际间经济贸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对经济贸易的稳定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此时,独立担保愈加容易被各贸易主体所接受,运用更加普遍,发展更加壮大,矛盾更加突出。独立担保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担保方式从属性担保的新型担保,独立于主合同的存在。一旦发生买方违约,不予付款的情形时,受益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持独立担保的索赔单据,请求保证人付款,保证人此时尽到形式审查的义务,受益人提交的单据符合表面相符后,保证人应进行付款,但出现独立担保欺诈情形的除外。我国大致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采用国际惯例,申请人可以在我们国内申请为境外的受益人提供担保,目前在我国,许多商业银行开立了较多种类的独立担保交易与备用信用证,尤其是在2016年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独立保函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发展做了重要铺垫。独立担保,常见于见索即付保函、独立保函与备用信用证的表现形式。通常开立见索即付保函、独立保函或者备用信用证的主体为银行,由于是国际间的贸易常见的担保形式,此种担保方式与国内担保的从属性担保不同的是,独立担保具有自身独立性的特点,独立于主合同,并且可以不受基础交易的影响,如此一来,跨国公司和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可以更加没有后顾之忧的走出国门,进行全球化的跨国贸易。可是,虽然有国际上通用的独立担保,却没有关于处理独立担保统一的衡量标准,甚至“独立担保”这个词的概念含义也不尽一致,各国司法机构对于发生的独立担保案件纠纷的处理标准更是各有千秋,归根结底,原因在于对独立担保到底属于何种法律性质产生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各国司法机构的分歧。本文从三大部分对独立担保的法律性质进行分析,结合理论与实践,尽可能细致的论述与探讨,而且本文主要以探索独立担保的性质为目的,从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于独立担保的各项研究与法律制度作为借鉴入手,结合我国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具体情形,作具体深入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斌;;独立担保的司法判断:困难与路径[J];法学杂志;2015年10期
2 刘斌;;独立担保的单据机制研究[J];北方法学;2015年05期
3 陆璐;;独立保函国内适用难题研究——以信用证欺诈例外规则的引入为视角[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4 刘斌;;独立担保欺诈例外的类型化——兼评我国独立保函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J];比较法研究;2014年05期
5 张新宝;张小义;;英美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法律传统和法律政策视角下的考察[J];私法;2013年01期
6 郭德香;;见索即付保函的担保风险及其防控对策——由“利比亚银行保函延期事件”引发的思考[J];法商研究;2012年05期
7 赵蓓;;独立担保中“欺诈例外”规则比较研究[J];中国外资;2012年12期
8 翟红;余希;;独立保函纠纷审判难点探究[J];人民司法;2012年03期
9 李世刚;;《法国民法典》对“独立担保”制度的确立——法国民事立法新特点之实例解读[J];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徐捷;;独立保函交易的单据化刍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范明志;欧盟合同法一体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罗希;论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6年
2 陶金鹏;独立性担保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3 朱云;独立担保欺诈例外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邓杭;国际贸易中银行独立担保的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崔华凭;独立担保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
本文编号:
2623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2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