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音乐各要素可版权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1 17:29
【摘要】:音乐是人类表达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从柏拉图时代沿用至今。音乐作品也是普遍受到各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一种作品类型。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与邻接权法律术语汇编》、我国著作权立法及司法解释、美国版权法及相关解释可获知,音乐作品本质上是一种声音的具有独创性的组合,而该种组合一般来说又由旋律等元素所构成,通过音调、节奏、韵律、音色、组织形式、以及其他构成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然而,即便前述元素都属于音乐的表达性构成要素,人们对于旋律外的其他元素都较为忽视,甚至存在着认为版权只保护旋律的观点。而纵观中美司法实践,确实未出现过独立保护除旋律以外的其他元素的案例。那么,受版权保护的音乐作品到底指什么呢?为何音乐的不同元素在音乐语境与法律语境中受到了差别对待呢?该种差别对待又是否合理呢,即是否各表达要素都具有独创可能性而可独立受到版权保护呢?与“音乐作品到底指什么”这一问题并行的,亦存在另一个困惑,即编曲能否产生受版权法保护的演绎作品呢?我国著作权法体系中未出现“编曲”一词,而在《伯尔尼公约》及美国版权法中都在演绎作品的规定中列举了“arrangement”(编曲),那么编曲是指什么,其与改编的关系为何?何种音乐改动属于可受保护的改编或编曲呢?更为直观地说,例如冯小刚的电影《大碗》中将一段哀乐演奏成为“乐哈哈”的版本是否产生了演绎作品呢,或者为了不同演奏乐器的需求将乐谱进行转换改动是否必然或不必然属于法律语境下的改编或编曲呢?在笔者看来,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实际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事实上,基于音乐的构成,对音乐的改动必然也将不会超出对各种具体元素的改动。因而,两问题的关键均将指向音乐的各表达元素的独创性程度及独创可能性,或者说哪些可以作为思想而被剔除,哪些可作为法律语境下音乐具体的“表达”。因而在本文中,笔者试以独创性及思想表达分界的角度出发,探究各表达元素具有的独创可能性、何种程度的独创可能性,从而便于人们理解音乐作品的独创性来源,获知为何不同的表达元素在音乐语境下与法律语境下受到的对待差异,以及对不同表达元素的处理在法律语境下将受到何种法律定性。本文通过论述,可形成的主要结论有如下两大点,第一,除调性之外,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以及对音色的编排均独立具有独创可能性,从而受到版权保护。各元素的独创可能性及独创性贡献呈现:旋律/对音色的编排和声节奏调性=0。其中,旋律具有极大的独创性空间,可独立作为音乐作品受保护,但短小的片段及常见的机械性编排需被剔除;和声由于其功能性,会产生两种结果。简单常规和声将产生思想与表达的混同,从而被视为思想,无法独立受到保护。复杂和声及突破和声规则的和声可独立受到保护;节奏在几个世纪以来,几乎已被用尽,从而进入公有领域或纳入思想的范畴,因而在日常音乐实践中具有可版权性的节奏较少。然而仍不能绝对否定其可受版权保护性,对于节奏的复杂编排仍应进一步考量其独创性;对音色的编排历来被忽视,然而对音色的编排具有很大独创性空间,可受版权保护;调性属于思想,不受版权保护。第二,直接通过独创性的角度可更好地理解《伯尔尼公约》下改编及可受保护的编曲的含义,可得改编包括了编曲。因此,即便我国著作权法中未列举编曲一词,或将其错误理解成为“整理”,对于有独创性的编曲仍可纳入改编的范畴予以保护。而在对具体音乐改动是否可成为演绎作品的区分上,转调、对节奏的常见改动、增加或改动常规和声、对和声的简化删除、常规简单配器,均属于机械性改动,非可受保护的改编或编曲。在《伯尔尼公约》意义上具有独创可能性的改编或编曲,包括了保留着原表达的旋律改编、突破和声规则的和声设置或进行复杂化和声创作、对乐器的复杂性配置(如交响乐配器)及其结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天乐;;图书馆网络传播的版权保护义务[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5年04期

2 马兰蕊;陈冲;;浅析大众文化语境下摄影图片的版权保护[J];中国文艺家;2018年12期

3 张浩;;我国电影版权证券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时代金融;2017年35期

4 丁汉青;;有关版权保护制度的几点思考[J];新闻战线;2018年05期

5 韩杰炜;;浅谈网络文学侵权现象及版权保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03期

6 韩梅;;论我国“孤儿作品”版权保护制度的完善[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7 巴丹;;电影网络发行中版权问题与版权运营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8 孙伟多;;论电视版权的重要性[J];电视指南;2017年10期

9 王瑞刚;;加强网络环境下民族音乐的版权保护[J];中国版权;2016年06期

10 殷陆君;张洪波;阚敬侠;李莹;曹燕;;新舆论格局背景下新闻界的版权保护[J];中国记者;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翠;;版权保护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A];2014年08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谭晓萍;;论版权保护与出版社的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9辑)[C];2010年

3 陈燕申;陈思凯;;美国技术法规中的标准版权保护与启示[A];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16年

4 朱翔华;;从著作权法看团体标准版权及团体标准版权制度设计[A];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三)[C];2018年

5 蒋茂凝;;计算机信息网络中版权保护的新发展[A];出版科学探索论文集第5辑[C];2001年

6 肖群;;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之浅见[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章伟;;从《传奇》案看网络游戏作品的版权保护[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8 刘春青;李莉莎;;ISO标准版权保护最新政策解析[A];团体标准研究与实践论文集(三)[C];2018年

9 任金波;;探讨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2辑)[C];2008年

10 吕炳斌;;信息网络时代版权保护制度两大变革[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窦新颖;“三层面”发力推动版权经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

2 达伦;版权监管从严 版权经济再迎高峰[N];中国文化报;2018年

3 互联网法律专家 蔡雄山;媒体版权保护转折点[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范超;免费提供版权监测报告及一站式维权服务[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5 ;2018版权十大热点[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窦新颖;苏州:版权机制激发产业活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9年

7 ;强力保障企业家创新权益 强化创新成果的版权保护[N];西安日报;2017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朱丽娜;山东省版权局:以服务促创建 以创建促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赖名芳;数读2017版权工作成果[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10 记者 祝文明;天府数字文创产业高峰论坛聚焦版权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庆;数字时代版权与信息共享之利益平衡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清堂;标准化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庄超;一种新型Internet内容版权保护计算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5 曹伟;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思与超越[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静;国内政治与国家对外缔约行为[D];暨南大学;2007年

8 刘军;光盘版权保护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严波;现场直播节目版权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10 张铁君;卡通角色版权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松明;网络时代版权刑法立法完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2 郭仲元;IP化运营视角下的A出版社运营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吴琼;期刊版权价值评估[D];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

4 蔡青;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版权保护及价值提升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李Oz;论省级对农电视频道版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6 盛男;新世纪伦敦书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7 度冉;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的版权保护[D];河南大学;2018年

8 顾丰羽;音乐各要素可版权性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9 邓晓旭;网络时代有声读物的内容生产模式衍变与版权保护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10 陈思;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网络文学IP版权价值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65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