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成都市郫都区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的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0 16:49
【摘要】: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中国已经进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阶段。在经济平稳发展下,日益凸显出劳动力、环境、产能、资源等瓶颈。为了能给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能,国家转型已是形势所迫,通过创新的力量来构建创新型国家已是必然选择。知识在创新中是重中之重。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的所属权,其权利的保障也至关重要,而完善的制度、机制才能为其提供激励和保护。自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后,知识产权的发展和获得的成就都能为大家所看见。其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创造和运用能力与日俱增、保护情况日益提高、其建设所需的社会环境大幅改善、其社会意识也明显增强。但同样也有不能忽视的问题凸显出来。分散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不够有力的行政执法,依旧缺乏的公共服务。推动知识产权发展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环节,良好的制度管理和公共服务都需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提供。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帮助下,让知识产权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加快创新的步伐,具有深远意义。2016年,在国务院的授权下,依据《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四川在全国先行先试,引人关注的对于专利、商标、版权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就此展开了。全新的郫都区知识产权局诞生了,作为四川省成都市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郫都区,通过“合三为一”,把专利、商标、版权等分布在科技部门、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文化部门的职能,整合在一起。着重解决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方面,不完善的体制机制、效力缺乏的执法、不全面的服务能力。以及对战略发展的支持不够有力和不足等突出问题,破解其发展瓶颈的制约。本文通过对成都市郫都区推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进行案例研究,运用新公共服务、协同理论等理论,深入分析郫都区政府基于1、进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行政管理职能整合;2、进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行政执法职能整合;3、构建一个窗口、一个平台、一个执法队伍等关键因素,得出符合区域实际、成都特色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和发展经验。为四川省甚至全国其他地方政府推动知识产权综合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4
【图文】:

分析框架,综合服务,知识产权


图1-1分析框架

机关


3 版权 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机关设置如下图 3-1 所示。图3-1 机关设置如何整合行政管理,根本举措在于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建立,尤其是综合型的管理体制。综合型的管理体制,使得管理部门的授权审查质量得以明显提升,使得知识产权的运用转化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也使得知识产权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最终管理部门逐渐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菊芳;;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与发展目标思考[J];科技与法律;2015年04期

2 王宇红;马sチ

本文编号:2722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22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