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骑行事故民事救济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尧舜;;《反垄断法》民事救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法制博览;2017年28期
2 陈珊珊;;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制度研究[J];智富时代;2017年04期
3 代靖;朱梦佳;;我国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具体问题的解决[J];青春岁月;2016年03期
4 李婧;;浅议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之完善[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胡晓颐;;浅谈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年12期
6 谢根成;周颖;;论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权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秀清;王晓燕;柴长俞;;不可量物侵害的民事救济机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赵静;商业秘密侵害的民事救济[J];人民司法;1998年09期
9 王莉;黄思洁;;我国耕地生态破坏的民事救济:立法现状与路径选择[J];重庆行政;2019年02期
10 彭清燕;;论性被害人的民事救济[J];辽宁法治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秀清;;不可量物侵害的民事救济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陈屹立;;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佘云龙;;浅议环境侵权的民事救济[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4 刘秋妹;戚道孟;;论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余蓓蓓;;论风险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6 李挚萍;;论国有环境资源损害的民事赔偿[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 邹云翔 吴文彬;房产“评价损”需有民事救济[N];检察日报;2012年
2 李蕊;刑事判决后能否寻求其他民事救济途径[N];江苏法制报;2016年
3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检察院 张宇;虚假仲裁民事救济途径有三[N];检察日报;2015年
4 湖南省资兴市人民法院 李江林 宋孝悌;房屋产权登记错误的民事救济[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代激扬 博士;虚假陈述民事法律急需调整[N];证券日报;2003年
6 张凤翔;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造成投资人损失的权利救济[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记者 徐德高 通讯员 刘合臻 吕广锋;企业有了“维权预防宝典”[N];检察日报;2013年
8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贾希凌 何跃武;完善金融消费者赔偿机制 打造民事救济坚强后盾[N];证券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申惠文;物权登记错误救济论[D];武汉大学;2009年
3 辛帅;论民事救济手段在环境保护当中的局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锐;共享单车骑行事故民事救济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8年
2 杨晓瑜;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7年
3 贺慧春;中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4 那艳华;论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刘宁;我国环境侵权民事救济制度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2年
6 佘云龙;不可量物侵权及其民事救济途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7 陈东晖;论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郑琴;中美专利侵权民事救济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李朋;产品大规模侵权民事救济困境与出路初探[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7年
10 徐博文;论我国反家暴立法中的民事救济制度[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11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5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