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考虑专利许可及政府规制的再制造博弈

发布时间:2020-07-15 19:42
【摘要】:当第三方再制造商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时,往往会涉及专利许可与政府规制的问题。为了考察专利机制与政府规制背景下的制造商、再制造商与政府三者的动态博弈过程,本文构建了无专利许可无政府规制、有专利许可无政府规制、无专利许可有政府规制以及有专利许可有政府规制四个再制造决策模型,分别求解得出企业的最优生产-定价决策和再制造绩效水平,并绘制了各方最优决策与企业利润的函数图像,以反应四种不同模式下的环境效益与社会福利情况。对比四组模型求解与数值分析的基本结论,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当再制造发展至不同阶段时,各博弈方会依据生产成本、再制品接受度、补贴与税收比值等条件的变动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以制造商主导的专利许可机制对再制造活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仅当再制造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才能为制造商带来显著收益;以政府主导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有利于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尤其在再制造业发展初期可有效提升产品回收再制造率与再制造商利润水平,并且该制度对再制造的促进作用与再制造带来的环境效益呈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专利产品再制造过程中各企业的生产策略选择以及政府在再制造发展的各阶段中财政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13
【图文】:

主要参数,产量,再制造,模式


图 5.1 模式 N 下产量/利润与主要参数关系当再制品产量 0NrQ 时,可以基于图 5.1 分析得到再制品接受度、新产品生产成本与再制品生产成本对回收率、制造商获利与再制造商获利的影响。①. 再制品接受度的提高会带来回收率的提升,制造商获利减少,再制造商获利增加。当再制品接受度较高时,回收率为 100%的成本区间较长,回收率为 0%的成本区间较短,再制造商获利的成本区间显著扩大,在特定成本下的再制造商获利显著提升,并且在回收率为 100%的成本区间上再制造商获利将高于制造商获利,因此再制品接受度的提升有利于再制造商进入该产品市场并增加其获利。②. 新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带来回收率的提升、企业利润的减少。当新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时,回收率提高但新产品产量明显减少,两类产品总产量也降低,因此导致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利润降低。③. 再制造成本小于一定阈值时,回收率维持在100%,再制造成本的提高使再制造商获利降低,对制造商获利无影响。再制造成本高于一定阈值时,再制造成本的提高使回收率降低,制造商获利增加,再制造商获利减少。

对比图,主要参数,产量,模式


图 5.2 模式 P 下产量/专利费/利润与主要参数关系对比模式 N 与模式 P 的两类产品产量以及双方获利情况可以发现,专利机制的存在对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生产决策与收益情况将产生一定作用。①. 专利机制的存在会导致回收率的下降。对比图 5.1 与图 5.2 可得,回收率为 100%的成本范围减小,回收率为 0%的成本范围扩大,此时再制造商更难进入该市场。②.当再制造产业处于萌芽与发展阶段时,专利机制的存在使制造商与再制造商获利减少。随着再制造成本的增加,再制造商将减小生产规模,制造商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将降低单位产品专利费用的收取,导致制造商与再制造商利润下降。③. 当再制造产业发展至成熟阶段,模式 P 下的再制造商利润低于模式 N 下的再制造商利润,模式 P 下的制造商利润高于模式 N 下的制造商利润,专利机制的存在使制造商获利增加,再制造商获利减少。综合以上三点,专利机制的存在对再制造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收取专利费用仅在再制造产业较为成熟阶段才能为制造商带来显著收益。因为制造商首先宣布了单位产品需缴纳的专利费,迫使再制造商将部分收益转移至制造商方面,导致再制造商的获利空间

主要参数,产量,再制造,接受度


图 5.3 模式 G 下产量/税收/利润与主要参数关系对比模式 N 与模式 G 的两类产品产量以及制造商与再制造商的获利情况可以发现,税收补贴机制的存在对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与再制造企业收益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①. 再制造的成本越高,或再制品的接受度越低,则政府的税收补贴力度越强;针对在再制造成本较低且再制品接受度较高的一类产品,政府将采取少补贴或不补贴的策略。②. 税收补贴机制的存在会导致回收率的提高。由图5.1 与图 5.3 对比可得,回收率为 100%的成本范围扩大,回收率为 0%的成本范围减小,并且在再制品接受度较高或新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情况下,产品回收率在再制品生产成本较高时仍维持在 100%,此时再制造商极易进入该产品市场。③.税收补贴机制的存在使再制造商获利增加。由图 5.1 与图 5.3 对比可得,在特定成本下,模式 G 下的再制造商利润高于模式 N 下的再制造商利润;当在再制造处于发展阶段,制造商时会适度降低新产品产量,使得其总利润相较模式 N 减少;当再制造发展至成熟阶段,制造商的新产品产量决策与获利与模式 N 无显著差异。④. 单位产品环境效益的提高会导致产品回收率的提高。通过图 5.3 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宇;;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专利许可政策演进考察[J];知识产权;2018年03期

2 文豪;曲文哲;胡昊楠;;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的性质及其适用法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年12期

3 张军荣;;中国高校专利许可的时滞问题[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19期

4 刘沐霖;;专利许可协议中不主张权利条款的竞争效应分析[J];长江丛刊;2017年05期

5 郭志旭;;企业专利战略风险规避——以专利许可合同的适用为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6 舒辉;刘芸;;基于标准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中专利许可问题的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罗立国;余翔;周力虹;;基于专利许可网络的985高校知识流动能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3年03期

8 黄华均;;专利许可合同“限商条款”产生的历史基础和新发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9 曹新明;;专利许可协议中的有色条款功能研究[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10 ;拍卖专利许可[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星;刘晓楠;罗捚;陈慧敏;傅宏虹;;创新视阈下专利许可公司商业模式解构研究[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张硕;;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专利许可制度[A];2013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四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汇编第三部分[C];2013年

3 ;与小米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高通股价创四年来最大涨幅[A];2015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5年

4 李星寰;;专利许可中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司法适用[A];“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5 任声策;尤建新;;中国科技型企业的专利行为: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孙茂宇;苏志国;毛t;;标准涉及专利问题研究[A];专利法研究(2013)[C];2015年

7 陈斌;;论我国高校专利保护的法律完善[A];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8 江清;单晓光;;专利许可、专利联盟中的反垄断诉讼及其经济分析-兼从欧美的司法实践谈我国目前的对策[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邓云鹏;;从微信案看专利文件中的环境特征[A];提升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10 尹锋林;;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专利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A];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万静;我国专利许可实施率仅为2%[N];法制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陈婕;爱立信:打响5G专利许可“第一枪”[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3 李俊慧;诺基亚苹果专利大战缘何速战速决?[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4 李俊慧;小米“牵手”诺基亚:“一石多鸟”的多赢合作[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

5 朱成顺;6500万美元专利许可为何“花落他家”[N];中国青年报;2016年

6 吕晓君;高通和OPPO签订3G/4G专利许可协议[N];人民邮电;2016年

7 何健 苏瑛泰;浅析中国企业海外专利许可策略[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6年

8 徐明;高通专利许可将何去何从?[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5年

9 武树辰;对专利许可备案程序的几点思考(上)[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10 记者 崔静思;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许可业务交流会举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罗立国;高校专利知识流动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申成然;考虑专利保护的再制造及闭环供应链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孙文玲;论TRIPS协定下专利许可的反垄断规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茂华;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合理无歧视原则”司法适用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2 赵韵雯;考虑专利许可及政府规制的再制造博弈[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3 丛芳;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的裁判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4 余敏;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政策与停止侵权适用规则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5 蔡雨青;内向和外向专利许可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8年

6 张洪瑜;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中FRAND原则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7 戚云龙;“一带一路”沿线省份专利实施许可网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8 李敏思;科技扶贫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地区专利许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9 余静;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10 李瑞颖;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5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5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