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法理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2 16:04
【摘要】:大数据带来的猛烈的信息风暴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更是激活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然而,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字化使我们的记忆逐渐显现出“永恒性”“无法遗忘”等特点,其对网络环境下人格利益的威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隐私权保护模式的应对能力,而被遗忘权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人格利益保护的最好回应。被遗忘权最早在欧盟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正式确立,而后迅速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对被遗忘权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2013年该权利才被首次介绍至我国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被遗忘权旨在解决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网上大量信息被永久记忆而给公民带来的烦恼与风险问题,其本质是加强个人信息的自主控制。在当前网络环境下,该权利的研究对完善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立法价值日益凸显。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人们对被遗忘权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其作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内容之一还存在尤其大的争议。因此,本文主要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从被遗忘权的概念与属性辨析、构成要素及权利边界、设立必要性、立法完善四方面对被遗忘权进行论述。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被遗忘权”与“忘却权”“删除权”的比较分析界定“被遗忘权”的概念,并分别从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框架下界定被遗忘权的权利属性。第二部分主要详述被遗忘权的构成要素和权利边界以对其内容有更深入的把握。第三部分,首先通过表格形式展现被遗忘权在域外的立法概况及司法实践,并以欧盟和美国为例分析对被遗忘权不同态度的背后原因,从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被遗忘权在我国设立的正当性。然后,从大数据背景下建立个人信息安全预防机制、数字化人格保护、建立网络删帖新秩序、维护国家网络信息主权四方面对设立被遗忘权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第四部分主要结合被遗忘权在我国的现行立法基础和我国2017年《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规定,并借鉴国外立法,提出被遗忘权在我国相关立法中的完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首先,本文对被遗忘权的概念、属性的界定以及内容的分析是在借鉴其他学者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次,结合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最新数据与实例对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最后,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提出被遗忘权在我国的立法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艳;;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7年11期

2 王志鹏;;比较分析:我国隐私权刑法保护的进路[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3 徐欣娅;刘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隐私权保护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12期

4 余一多;;网络社会人权新命题:隐私权的反思[J];理论月刊;2018年02期

5 张颖;;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和限制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8年06期

6 刘芳;;对官员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18年06期

7 何维;;隐私权的宪法思考[J];法制博览;2018年07期

8 彭冰洁;;名人隐私权保护与报道需求的平衡[J];青年记者;2018年13期

9 张志宏;;刍议婚内隐私权的存在及保护[J];法制博览;2018年21期

10 李金泽;;刍议大数据背景下隐私权的刑法保护[J];法制博览;201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盛达;;隐私权保护法制需要借鉴何种理论模式?[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宇;;对隐私权保护的深层反思——重新认识保密与公开的价值权衡[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佳;;隐性采访与隐私权保护略论[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3辑)[C];2006年

4 王涛;;宪法上隐私权保护之逆行?——日本最高法院住基网判决评析[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刘小鹏;石佳;;庭审网络直播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协调[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6 高超;;刑事案件庭审视频直播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以“大屯路隧道飙车案”庭审视频直播为样本[A];尊重司法规律与刑事法律适用研究(下)——全国法院第27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16年

7 申佳其;;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A];“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7年

8 叶浩文;;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探讨[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年

9 刘永;;隐私权是什么?[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孙锐;赵战生;冯登国;;隐私权保护与信息监控的法律问题简析[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王颖;媒介环境变迁视域下隐私权的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吴学安;隐私权保护呼吁密织网络法律体系[N];人民法院报;2018年

3 高秀东;收到机票诈骗短信可诉求隐私权保护[N];中国消费者报;2018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赵康;数据泄露折射隐私权保护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武晓莉;摄像头下的隐私权如何保护[N];中国消费者报;2017年

6 李婕 安徽大学法学院暨安徽法治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刑法有必要专门保护隐私权[N];检察日报;2017年

7 对话人 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德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法制日报》记者 赵丽;惩治违规网络主播 直播平台不能再“唯利是图”[N];法制日报;2017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刘明霄;监拍整栋楼侵犯居民隐私权吗[N];检察日报;2017年

9 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 张奇 赖琳虹;执行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N];人民法院报;2017年

10 华泰期货 王燕玲;金融大数据运用与隐私权保护[N];期货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关帅;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隐私权保护[D];武汉大学;2013年

2 纪建文;知情权论[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5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可欣;论隐私权[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炳良;滥发商业电子邮件法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9 向燕;搜查与隐私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双琪;电子数据搜查扣押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玮玮;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公民隐私权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3 傅杰成;隐私权民事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4 刘帅丹;大数据背景下我国设立被遗忘权的法理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

5 张冰凌;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伦理思考[D];西南大学;2018年

6 崔蒙蒙;数据跨境流动中隐私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7 成蓉蓉;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学理基础及类型化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8 赵阳;论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

9 李涵;论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性保护[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杨晓露;新媒体时代隐私权的救济途径[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6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66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