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利侵权抗辩事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2:27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专利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因专利纠纷引发的侵权诉讼也与日俱增,而专利侵权抗辩对于诉讼的成败就显得尤为重要。侵权抗辩在平衡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利益、防止权利人滥用权利、有效保障被控侵权人合法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专利法》关于侵权抗辩的规定较为零散,体系性不足,具体条文内容存在不明确之处。此外,立法与司法实践也不统一,这不仅带来了司法适用上的困难性,也使被控侵权人在抗辩中不易维权。本文对我国现有专利侵权抗辩事由进行了充分的整理归类,分析几种典型事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策略,以期对我国专利侵权纠纷案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本文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从专利侵权抗辩的基本理论出发,着重讨论了侵权抗辩的类型,即根据不同的理由可分为实体法上的抗辩和程序法上的抗辩、不侵权抗辩和(部分)免责抗辩、一般专利侵权抗辩和特殊专利侵权抗辩、影响专利权效力的抗辩和不影响专利权效力的抗辩,且具体分析了侵权抗辩的重要作用。第二章重点对我国现行抗辩事由进行了归类整理,大致分为三大类,即不构成专利侵权的抗辩、不视为专利侵权的抗辩和减责或免责抗辩。第三章着重深入分析了我国几种典型抗辩事由存在的问题,如现有技术抗辩的成立标准不统一,适用范围不明确;先用权抗辩对“原有范围”的判断标准过于严格,“必要准备”认定标准存在争议;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冗长,存在“循环诉讼”等。第四章主要是结合自己的观点针对第三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包括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范围可扩大到“相同侵权”,先用权抗辩对“原有范围”的判断标准应当适当放宽,专利无效抗辩与专利无效宣告程序相协调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42
【图文】:
图 1总的来说,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冗长,对权利人来说,其专利权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直接影响其专利权的利益获取;对被告而言,其一直背负着侵权的风险,即使最终涉案专利被宣告无效而排除了侵权嫌疑,但其信誉还是会受到损失,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不管是权利人还是被告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一直被诉讼所累。另外,一次又一次的诉讼必定会浪费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效益,同时也会导致侵权诉讼的中止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结束。二、专利确权程序中存在循环诉讼问题在专利确权程序中,若一审法院认为专利复审委的决定出现错误,只能判决撤销该决定并要求其重新作出决定,而不能直接对专利权效力作出判定,二审法院也是如此。对于法院要求重新做出决定的判决,专利复审委又可以新的理由作出与原撤销决定相同的决定,
本文编号:2790536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3.42
【图文】:
图 1总的来说,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冗长,对权利人来说,其专利权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直接影响其专利权的利益获取;对被告而言,其一直背负着侵权的风险,即使最终涉案专利被宣告无效而排除了侵权嫌疑,但其信誉还是会受到损失,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而且不管是权利人还是被告在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一直被诉讼所累。另外,一次又一次的诉讼必定会浪费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效益,同时也会导致侵权诉讼的中止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结束。二、专利确权程序中存在循环诉讼问题在专利确权程序中,若一审法院认为专利复审委的决定出现错误,只能判决撤销该决定并要求其重新作出决定,而不能直接对专利权效力作出判定,二审法院也是如此。对于法院要求重新做出决定的判决,专利复审委又可以新的理由作出与原撤销决定相同的决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建议稿[J];法学杂志;2014年10期
2 刘立春;;论先用权中“必要准备”成立的标准[J];电子知识产权;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光清;;专利侵权抗辩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1)[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易玲;专利确权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2 郑永锋;药品专利侵权判定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秘如凯;现有技术抗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
2 赵壮;我国专利无效“循环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8年
3 张沙沙;现有技术抗辩的法律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龚三军;专利侵权抗辩策略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7年
5 李舒伟;专利侵权抗辩事由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牛炬钦;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专利无效抗辩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任俊宣;专利先用权抗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8 孙杨;专利侵权抗辩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年
9 林晓清;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先用权抗辩[D];福州大学;2014年
10 覃彦;现有技术抗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0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790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