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法律保护研究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923.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擅自使用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影响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概念
2.1.2 文字作品虚构角色构成要素
2.2 擅用行为对原角色的冲击
2.2.1 扭曲原角色文化内涵
2.2.2 压缩原角色市场
第3章 现行法律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与不足
3.1 著作权法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与不足
3.1.1 保护元素有限
3.1.2 难以统一可版性标准
3.2 商标法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与不足
3.2.1 商标法在注册程序和注册成本方面的局限
3.2.2 难以阻却利用角色影响力的行为
3.3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与不足
第4章 对域外文字作品虚构角色保护制度的考察
4.1 德国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制度
4.2 美国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制度
4.2.1 版权法的保护
4.2.2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商标法的保护
4.3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保护制度
4.4 对域外文字作品虚构角色保护制度的评析
第5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建议
5.1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文字作品虚构角色的正当性
5.2 具体措施
5.2.1 扩大主体范围
5.2.2 明确保护客体及保护时限
5.2.3 增加擅用文字作品虚构角色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条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炼红;邓文武;;商品化权之反思与重解[J];知识产权;2014年08期
2 赵晖;;互联网思维下的“粉丝经济”[J];上海信息化;2014年06期
3 温世扬;;论“标表型人格权”[J];政治与法律;2014年04期
4 瞿灵敏;;论商品化人格权[J];东方法学;2014年01期
5 韩若冰;;日本角色经济的产生与发展[J];东岳论丛;2014年01期
6 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J];法学;2004年10期
7 张恒学;文学人物形象:世纪之初的文学关怀——来自“世纪之交中国文学人物形象研讨会”的理论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4期
8 郭玉军 ,甘勇;论角色商品化权之法律性质[J];知识产权;2000年06期
9 刘春霖;商品化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郑成思;商品化权刍议[J];中华商标;199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丹丹;商品化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范少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6年
2 王康;虚拟角色商品化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6年
3 邓怀明;角色商品化权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周轶;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5 刘欢迎;论保护作品完整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杜依民;山寨文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华栋;形象权、角色版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姜红;论我国商品化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4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