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范围

发布时间:2020-11-09 15:49
   《物权法》第245条规定了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该请求权是否属于侵权责任的范畴?该请求权基础规范是什么?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学界对这些问题存在不同的理解,司法实践中也存在适用标准不统一、判决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讨论这些问题,对于我国占有制度立法缺失之完善和司法适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论述了占有受到侵害的损害赔偿范围的法理基础,第一,占有受到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侵权请求权。第二,我国《物权法》第245条对于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规定,属于独立的请求权基础规范。第三,占有应该成为侵权法所保护的对象。有权占有能构成为侵权法保护的对象并无疑义,无权占有人的占有利益只要具备正当性,均可以作为侵权法保护的对象。第四,侵害占有必须符合一般侵权行为的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四项构成要件。第二部分主要对国外占有受到侵害的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了各个国家、地区立法及理论学说的不同。多数国家、地区对于占有回复关系的规定趋同,可借鉴各地区及国家的有益做法来完善我国占有保护制度的规定,例如无偿受益人不享有孳息收取的权利、已取得孳息的善意占有人不能再向回复占有物权利人主张一般必要费用的偿还等。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侵害占有损害赔偿范围的立法及司法适用。侵害占有可能发生的损害主要是对占有物使用收益、支出费用及责任承担的损害。当有权占有受到侵害时,其损害赔偿的范围由占有本权的具体内容所决定。当无权占有受到侵害时,其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如下结论:第一,使用收益的损害。因为恶意占有人没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所以不能请求使用和收益的损害赔偿。善意的占有人应以其受推定的权利对占有物进行使用收益,若占有人因第三人侵害占有而不能对物使用收益,其可以向侵害人请求赔偿。第二,支出费用的损害。恶意占有享有必要费用的求偿权。若所有权人已经从第三侵害人处得到了赔付,此时所有权人有权向恶意占有人主张无因管理的利益,也可以不当得利的规则处理。恶意占有人对有益费用应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善意占有人享有必要费用及有益费用的有偿权,有益费用限于返还时占有物增加的价值仍然存在的范围内。若占有人无法从回复请求权人处得到赔付的,其可以向侵害人请求所支出费用的赔偿。第三,责任承担的损害。善意的自主占有人使用占有物致使损害发生的不需赔偿,因而不存在占有受到侵害时的损害赔偿责任,占有物本身毁损灭失时,也不能请求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基于占有物本身毁损之损害,回复请求权人作为占有物所有权人仍得依物自身价值受损向侵害人请求损害赔偿。当占有物遭受第三人侵害时,恶意占有人或善意的他主占有人与第三侵害人承担不真正的连带责任。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一 结构安排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
    第一节 侵害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性质
        一 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的界定
        二 与其他请求权的比较
    第二节 占有作为侵权法保护之客体的法理分析
        一 有权占有可作为侵权法保护之客体的法理分析
        二 无权占有可作为侵权法保护之客体的法理分析
    第三节 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第四节 侵害占有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 侵害占有的违法行为
        二 损害事实
        三 侵害占有的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 侵害占有人的主观过错
第二章 比较法视野下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范围
    第一节 德国民法
        一 使用收益的损害
        二 支出费用的损害
        三 责任承担的损害
    第二节 日本民法
        一 使用收益的损害
        二 支出费用的损害
        三 责任承担的损害
    第三节 瑞士民法
        一 使用收益的损害
        二 支出费用的损害
        三 责任承担的损害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民法
        一 使用收益的损害
        二 支出费用的损害
        三 责任承担的损害
    第五节 启示与借鉴
第三章 我国侵害占有损害赔偿的范围及司法适用
    第一节 我国使用收益损害赔偿及司法适用
        一 理论争执
        二 笔者见解
        三 司法适用
    第二节 我国支出费用损害赔偿及司法适用
        一 理论争执
        二 笔者见解
        三 司法适用
    第三节 我国责任承担损害赔偿及司法适用
        一 理论争执
        二 笔者见解
        三 司法适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文超;;论有毒物质侵权潜在损害赔偿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2 封硕;;生态破坏的损害赔偿初探[J];山西农经;2017年12期

3 晏赟博;;商业诋毁损害赔偿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5年24期

4 黄华生;黄立悦;;论刑事损害赔偿对定罪量刑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5 ;丈夫有婚外情导致离婚,我的损害赔偿请求为何法院不支持[J];伴侣;2017年02期

6 肖楚钢;;商誉损害赔偿的民法典路径[J];法治论坛;2017年01期

7 张玮心;;操纵证券市场的不法所得与损害赔偿计算[J];证券法律评论;2017年00期

8 赵晓钧;;证券投资者保护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以香港市场经验为借[J];证券法律评论;2017年00期

9 冯堃;;英美合同法上的获益交出请求权研究[J];贸大法律评论;2016年00期

10 崔家琳;;由老虎伤人引发的关于法律与道德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霞林;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吴继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丁海俊;私权救济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殷鑫;生态正义视野下的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尹颖舜;核事故损害赔偿中的国家补偿责任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7 陈灿祁;欧盟反垄断法私人实施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张婉苏;滞纳金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刘娇;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戴谋富;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论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范围[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李佳润;车辆受损赔偿范围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3 吴亚光;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4 张国真;履行利益及其类型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5 高丽林;存活机会丧失的损害赔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6 邹璐;“不当出生”之侵权损害赔偿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7 郑梦露;外国损害赔偿判决承认和执行中的分割问题[D];武汉大学;2017年

8 丁梦迪;二手房“一房二卖”差额利益分配[D];苏州大学;2018年

9 吕为钰;知识产权法视阈销售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年

10 王明月;食品侵权潜在损害赔偿研究[D];山东政法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76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76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