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商标权侵权中的在先使用抗辩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23:33
   在我国商标专用权注册取得背景下,法律保护注册商标权人的独占权和排他权,除法定许可外,他人只有经过注册商标权人的许可,才能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否则将可能被视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若是他人在注册商标权人申请商标注册之前,就已经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了该商标,在申请人依照我国《商标法》取得注册商标权后,他人继续使用该商标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是商标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行《商标法》修订之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问题一直持不同意见,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人的利益难以获得切实有效的保护。2013年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首次提出了在先使用抗辩,为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人对抗注册商标权人的侵权指控提供了法律依据。由于我国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设立时间较短,对于该条款具体如何适用的问题还没有相关立法解释作出指导,因此不同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该条款的适用仍存在差异,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从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我国有关该抗辩的大量案例的研究分析,吸收国内外司法判例以及学者的不同观点,探讨我国《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的适用要件,意在减少甚至消除司法裁判中的此种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从商标权纠纷相关抗辩的基础理论上来讲,商标在先使用抗辩作为诉讼过程中被诉侵权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条款,其设立目的是为了解决商标注册取得模式下,注册商标权人与在先使用人、注册商标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这种救济方式与传统民法理论中物权的救济方式相比,有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则是因为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与传统民法体系中物权的权利性质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知识产权救济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究竟应当构建什么么样的知识产权抗辩理论基础,才能更合理的完成知识产权抗辩的体系化工作。笔者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愚见,希望能为我国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的理论发展提供一些思路。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的绪论中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商标在先使用的立法现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我国商标在先使用抗辩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先使用抗辩的性质和法律效力,分析了该抗辩制度与《商标法》中其他有关商标在先使用的条款间的关系;第三章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中选取了三十则有关在先使用抗辩的案例,归纳我国法院对在先使用抗辩的裁判要旨,指出在先使用抗辩制度在我国司法裁判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笔者对在先使用抗辩的适用要件的理解,如“在先使用”、“有一定影响”、“原使用范围”、“主观善意”等;第四章从法哲学角度、商标的价值角度入手,并依据我国学者的“修正注册主义”学说、“利益平衡”学说为笔者对在先使用抗辩的理解提供理论支撑;第五章通过分析在先使用抗辩的特殊性,比较知识产权权利性质与传统民法体系中的权利性质的区别,就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的认识和重构提出一些见解。
【学位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23.4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在先使用抗辩的概念及制度构造
    2.1 国内外关于商标先使用权的立法现状
    2.2 我国商标在先使用抗辩产生的历史背景
    2.3 《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与其他商标在先使用条款之间的关系
    2.4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的性质
第3章 在先使用抗辩的理论基础
    3.1 在先使用抗辩的法哲学基础——“自然权利论”
    3.2 商标的价值基础——商誉
    3.3 修正注册主义
    3.4 利益的平衡
第4章 在先使用抗辩的适用条件及限制
    4.1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在先使用抗辩”成立与否的认定
    4.2 在先使用抗辩制度在司法裁判中存在的问题
    4.3 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的适用条件
        4.3.1 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4.3.2 在先使用人对商标有在先使用的事实
        4.3.3 在先使用人的商标“有一定影响”
        4.3.4 在先使用人主观善意
        4.3.5 在原范围内使用
        4.3.6 附加适当区别性标识
第5章 在先使用抗辩角度分析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的完善
    5.1 在先使用抗辩的特殊性
    5.2 在先使用抗辩与知识产权的性质
    5.3 知识产权抗辩体系的认识与重构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满;汪金川;;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保护研究——《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理解与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5年28期

2 黄朝玮;;商标先用权制度应删去“有一定影响”要件——评《商标法》第59条第3款[J];中华商标;2015年08期

3 汪正;;《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第三款与第三十二条后半段的关系[J];中华商标;2015年05期

4 柴永旺;;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的法律保护——兼评《商标法》第59条第3款的适用[J];中华商标;2015年05期

5 黄璞琳;;商标侵权案件中在先使用抗辩的构成要件[J];中华商标;2014年11期

6 王莲峰;;商标先用权规则的法律适用——兼评新《商标法》第59条第3款[J];法治研究;2014年03期

7 张峣;;商标先用权保护探讨[J];知识产权;2014年02期

8 叶赟葆;;论商标在先使用之保护——兼谈我国《商标法》第三次修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韩景峰;;商标法中在先权利的法理分析[J];知识产权;2012年10期

10 李雨峰;倪朱亮;;寻求公平与秩序:商标法上的共存制度研究[J];知识产权;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晨;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中原使用范围的适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2 袁木玲;商标在先使用抗辩制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文娇;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抗辩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4 齐雪;论商标的在先使用抗辩制度[D];清华大学;2015年

5 沈丹;商标先用权规则适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曹玲勤;商标在先使用抗辩规则的理解和适用[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78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878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