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法典与法治中国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1-01-11 08:16
  民法典的出台是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从历史经验来看,民法以及民法典经久不衰的原因大致有三:(私法)自治特性,其规则的形成采用自下而上机制;永不停歇的智慧积累,兼具稳定力和进化力;道德与法律在法典中水乳交融。民法典推出之后,中国民法学人应有意识地推动法律共同体与法律人共同体相互耦合,顺畅运作,沟通法治与教化,使法治中国早日臻于"人法合一"的理想境界;同时,又应沿"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民商法为制度先锋促使各民族国家相互加深理解,催生新共同法,力争在交易法领域形成一个规范认知具高度共识的意义共同体。在打造中国特色民法教义学体系以及新共同法的伟大进程中,遵循法学实证主义道路的中国民法学人共同体将担当重任。 

【文章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2020,5(05)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关键的历史时刻
    (一)自下而上的规范发生机制
    (二)智慧积累
    (三)法与道德水乳交融
二、“人法合一”与两个共同体的沟通
    (一)两个共同体:法律共同体与法律人共同体
    (二)“人法合一”:作为裁判法的沟通场景
    (三)法治与教化
三、“一带一路”与新共同法的建构
    (一)“一带一路”与制度融合的先锋
    (二)新共同法与大国担当
四、民法典颁布后的近期发展要务
    (一)请求权方法的兼容
    (二)锐意创新与发展
五、“何天之衢”:法学实证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民法的法学实证主义道路[J]. 汤文平.  法学家. 2020(01)
[2]经济法通则原论[J]. 程信和.  地方立法研究. 2019(01)
[3]《民法总则》制定后完善我国商事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周林彬.  地方立法研究. 2018(02)
[4]《民法总则》的亮点与缺憾[J]. 于海涌.  地方立法研究. 2017(03)
[5]我国当前民法发展战略探索——法学实证主义的当代使命[J]. 汤文平.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5(04)
[6]论作为科学的法学的不可或缺性——1966年4月20日在柏林法学会的演讲[J]. 卡尔·拉伦茨,赵阳.  比较法研究. 2005(03)



本文编号:2970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70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