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中国化探析
发布时间:2021-01-11 14:01
开放获取是科学界、学术界等为了实现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共享,实现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最大化、利用新兴网络传播技术进行学术广泛传播和交流而兴起的运动,它体现了面对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现有版权制度无法有效调节社会公众与作品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该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所认可和采用。随着开放获取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也为我国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该版权保护模式在我国实施成为可能。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开放获取产生的背景: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失衡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必要性分析
(一)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具有价值同一性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作者的版权和社会公众对作品的获取权
(三)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实现了开放获取理念与版权保护目的共存协调发展
三、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中国化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适应我国开放获取发展国情需要
(三)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符合版权保护国际法规定
(四)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为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国内法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J]. 王涵,许洁,叶阳. 图书馆学研究. 2017(22)
[2]国内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述评[J]. 曹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2)
[3]开放存取出版的版权因素与法律关系分析[J]. 吴立红,刘少坤. 出版广角. 2016(24)
[4]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运作与版权问题分析[J]. 张春军,黄蕊,董凯. 出版广角. 2016(23)
[5]国内外开放存取研究对比分析[J]. 窦永香,陈姝,张青杰,赵捧未. 图书馆杂志. 2017(09)
[6]三振出局版权保护规则中国化探析[J]. 夏劲钢. 科技与出版. 2015(11)
[7]探讨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J]. 王丽萍,李立,杨俐敏,常湘珍. 传播与版权. 2015(02)
[8]开放存取:未来版权保护的可选模式[J]. 姚鹤徽.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9)
本文编号:2970900
【文章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开放获取产生的背景:版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失衡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必要性分析
(一)开放获取与版权保护具有价值同一性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可以更好地保护作者的版权和社会公众对作品的获取权
(三)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实现了开放获取理念与版权保护目的共存协调发展
三、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中国化可行性分析
(一)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具有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适应我国开放获取发展国情需要
(三)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符合版权保护国际法规定
(四)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为构建开放获取版权保护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国内法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来我国开放获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J]. 王涵,许洁,叶阳. 图书馆学研究. 2017(22)
[2]国内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述评[J]. 曹娟.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2)
[3]开放存取出版的版权因素与法律关系分析[J]. 吴立红,刘少坤. 出版广角. 2016(24)
[4]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运作与版权问题分析[J]. 张春军,黄蕊,董凯. 出版广角. 2016(23)
[5]国内外开放存取研究对比分析[J]. 窦永香,陈姝,张青杰,赵捧未. 图书馆杂志. 2017(09)
[6]三振出局版权保护规则中国化探析[J]. 夏劲钢. 科技与出版. 2015(11)
[7]探讨开放存取期刊的版权问题[J]. 王丽萍,李立,杨俐敏,常湘珍. 传播与版权. 2015(02)
[8]开放存取:未来版权保护的可选模式[J]. 姚鹤徽.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9)
本文编号:2970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7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