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五粮液公司诉滨河公司商标侵权案的法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0 14:09
  商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标识,用以区分商品或服务的来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标的功能也日渐丰富,它除了是产品包装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精美、寓意深刻的商标能很好地装饰产品和美化包装,使消费者乐于购买;同时还能起到促使生产者、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商标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宣传工作时间长、公众知晓程度高、使用持续时间久、使用地理范围广的驰名商标。在利益的驱使下,驰名商标被“傍名牌”的现象屡禁不止。尽管驰名品牌在注册商标时会将一些相似商标进行抢注,但知名度较高商标被山寨的事件依然层出不穷。“五粮液”系我国知名度较高的酒类驰名商标之一,其独特的命名方式“数字+粮液”经过长期使用,获得了极强的显著性。而市场上存在的三粮液、七粮液、九粮液等“N粮液”借光驰名商标“五粮液”,是典型的“傍名牌”性质商标,其中“九粮液”在此类产品中销量最高。九粮液的官方新闻稿中提到,九粮液是继黄河、《读者》、莫高窟、牛肉面之后甘肃的第五张名片,曾号称甘肃省高端名酒第一品牌。本文以五粮液公司诉滨河公司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为例,对该案的争议焦点进行分析,希...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
    1.1 案情简介
    1.2 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情况
        1.2.1 一审审理情况
        1.2.2 二审审理情况
        1.2.3 再审审理情况
    1.3 案件的争议焦点
第二章 本案争议焦点的法理分析
    2.1 滨河公司商标实际使用方式相关问题
        2.1.1 滨河公司商标实际使用方式的认定
        2.1.2 本案是否属于民事案件受理范围的认定
    2.2 滨河公司商标的使用方式是否侵犯五粮液公司商标专用权
        2.2.1 商标近似的概念
        2.2.2 商标近似判定的基本原则
        2.2.3 商标近似的判断方式
        2.2.4 本案中涉案商标是否为近似商标
    2.3 滨河公司提出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与描述性使用抗辩主张
        2.3.1 外观设计专利权抗辩主张的分析
        2.3.2 描述性使用抗辩主张的分析
    2.4 滨河公司如何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分析
    2.5 对本案法院判决的评析
第三章 本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3.1 商标侵权中商标使用的认定与商标侵权成立与否的关系
    3.2 参考域外法律规定,明确我国商标使用行为与商标侵权行为的关系
    3.3 商标侵权类案件中近似商标的认定难题
        3.3.1 现行法律规定不明确
        3.3.2 认定近似商标的主体问题
        3.3.3 对混淆可能性理论的认识不深
        3.3.4 认定近似商标方法的不足
    3.4 基于本案的审理经验与理论分析提出的解决方案
        3.4.1 正确处理商标法法条间冲突问题,对相关法条逻辑进行示明
        3.4.2 重新确定个案中相关公众的范围与认定方法
        3.4.3 建立一般意义上的混淆可能性认定标准
        3.4.4 创新并完善近似商标的认定方法——市场调查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商标反向混淆视角评析“欧普”案[J]. 金玉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五粮液诉九粮液侵权案胜诉[J]. 刘一宏.  法人. 2019(08)
[3]“商标近似”判断规则的重构[J]. 曹阳.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8(04)
[4]商标无效案件中的商标近似判定及对企业的借鉴意义[J]. 刘建强,单麟.  中国律师. 2018(03)
[5]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傍名牌”将重罚[J]. 刘回春.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7(12)
[6]《商标法》中“商标使用”制度体系的解释、检讨与改造[J]. 刘铁光.  法学. 2017(05)
[7]商标使用的恰当定位与概念厘清[J]. 蒋万来.  政法论坛. 2016(03)
[8]论商标共存协议在商标注册中的地位——以《商标法》第30条为视角[J]. 赵加兵.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9]文字商标中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程度[J]. 江秀,郭金明.  中国商论. 2015(19)
[10]商标侵权的判断标准:相似性与混淆可能性之关系[J]. 王太平.  法学研究. 2014(06)

硕士论文
[1]商标侵权中“使用”之判定研究[D]. 多丽平.青岛科技大学 2019
[2]近似商标的认定研究[D]. 陈家龙.广西师范大学 2019
[3]楼盘名称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D]. 马群.兰州大学 2019
[4]市场调查法在侵犯商标权案件司法鉴定中的运用研究[D]. 王品.西南政法大学 2016
[5]商标侵权案件中近似商标和类似商品的认定研究[D]. 刘洋.中国政法大学 2015
[6]近似商标判定研究[D]. 李伟.南京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9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989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7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