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3-03 08:04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关键性的问题是两者适用范围该如何划分,在该问题界清的基础上讨论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界清范围的问题主要落实在妨害和损害的认定层面。根据对相关案例处理结果的总结,可以发现对于妨害和损害鉴别的争议情形有二:一是侵害后果在何种范围内属于妨害,在何种范围内属于损害;二是损害可否被评价为妨害。争议的背后是妨害事实认定存在标准模糊的问题,“妨害是指以占有以外的方法侵害所有权的支配可能性”等相似表述并不能为划分妨害与损害之间的界限提供依据。在妨害与损害的划分范围问题上,有结束妨害说、权利僭越说、初始妨害源说和可再利用说四种学说。初始妨害源说和结束妨害说系出同源,都认为妨害的对象是构成持续性侵害的源头,但初始妨害说在结束妨害说粗糙模糊的界定上更往前一步,将妨害限定为反侵害行为之行为和侵害设施的排除。据此,侵害的结果便不会落入妨害之中,与损害能够保持相当明确的距离。可再利用说赞同恢复物的可再利用性,将损害也纳入了妨害之中,且并不认为排除妨害请求权会架空损害赔偿请求权。权利僭越说依照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模型将妨害定义为一人的权利僭越到他人...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关于妨害和损害划分的案例及观点
第一节 相关案例及处理结果
一、水库案
二、白杨树案
三、烟管案
四、铁路案
五、争议焦点的总结
第二节 关于妨害和损害划分的学说争论
一、结束妨害说
二、权利僭越说
三、妨害和损害重合情况下的处理
四、初始妨害源说
第三节 划分标准
二、妨害是对所有权人法律地位的干扰——支配意志说
三、损害是对财产利益的衡量
四、可再利用说
五、小结
第二章 关于妨害和损害的划分的重新思考
第二节 划分结果
一、妨害包括侵害行为和侵害设施
二、妨害还包括侵害后果不属于实体毁损的部分
三、小结
第三章 法律效果上的关系
第一节 妨害的除去和恢复原状的不同
第二节 排除妨害请求权对于损害赔偿法规则的借鉴
一、费用负担
二、其它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使用可能性丧失的损害赔偿[J]. 徐建刚. 法商研究. 2018(02)
[2]妨害排除与损害赔偿[J]. 王洪亮. 法学研究. 2009(02)
[3]论妨害排除请求权[J]. 冯珏. 比较法研究. 2008(04)
博士论文
[1]物权防御请求权研究[D]. 马勇.华东政法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60921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关于妨害和损害划分的案例及观点
第一节 相关案例及处理结果
一、水库案
二、白杨树案
三、烟管案
四、铁路案
五、争议焦点的总结
第二节 关于妨害和损害划分的学说争论
一、结束妨害说
二、权利僭越说
三、妨害和损害重合情况下的处理
四、初始妨害源说
第三节 划分标准
二、妨害是对所有权人法律地位的干扰——支配意志说
三、损害是对财产利益的衡量
四、可再利用说
五、小结
第二章 关于妨害和损害的划分的重新思考
第二节 划分结果
一、妨害包括侵害行为和侵害设施
二、妨害还包括侵害后果不属于实体毁损的部分
三、小结
第三章 法律效果上的关系
第一节 妨害的除去和恢复原状的不同
第二节 排除妨害请求权对于损害赔偿法规则的借鉴
一、费用负担
二、其它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使用可能性丧失的损害赔偿[J]. 徐建刚. 法商研究. 2018(02)
[2]妨害排除与损害赔偿[J]. 王洪亮. 法学研究. 2009(02)
[3]论妨害排除请求权[J]. 冯珏. 比较法研究. 2008(04)
博士论文
[1]物权防御请求权研究[D]. 马勇.华东政法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60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06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