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二元体系与规范再造

发布时间:2021-04-30 04:27
  我国惩罚性赔偿责任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形成了违约惩罚性赔偿和侵权惩罚性赔偿二元体系,二者在请求权基础、保护目的、适用条件、法律后果等方面都有较大区别。惩罚性制度突破了传统民法中损害弥补之局限,具有惩罚、激励、威慑功能,是经济法视阈下的独立责任。消费者提起消费欺诈案件既享有撤销合同请求权,也享有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二者并行不悖,最终由消费者选择决定。将消费欺诈的证明标准从"高度盖然性标准"提高到"排除合理怀疑标准",增加了消费者的举证负担和诉讼成本。并非所有经营者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形都构成欺诈行为,经营者告知义务的履行范围应限于足以影响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关键信息因素之内。要统一惩罚性赔偿立法,通过"抽象指引+类型列举+兜底条款"方式界定消费欺诈行为,并注意欺诈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与其他责任的有效衔接。 

【文章来源】:比较法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惩罚性赔偿的二元立法体系
    (一)我国惩罚性赔偿立法梳理
    (二)惩罚性赔偿责任构成要件的理论争议
    (三)惩罚性赔偿责任性质的形式分野:违约惩罚性赔偿与侵权惩罚性赔偿
三、惩罚性赔偿责任独立性的逻辑证成
    (一)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的价值演进
    (二)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独立性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特殊意蕴
四、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司法认定标准
    (一)请求权基础
    (二)证明标准之裁判法源
    (三)欺诈认定现行标准之再检讨
    (四)举证责任之分配
    (五)欺诈行为与告知义务
五、消费欺诈行为的规范再造
    (一)统一惩罚性赔偿立法
    (二)欺诈行为界定的立法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的解释方法改进[J]. 肖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2]惩罚性赔偿:规范演进、社会机理与未来趋势[J]. 江帆,朱战威.  学术论坛. 2019(03)
[3]我国金融机构惩罚性赔偿责任落空的反思与制度完善[J]. 阳建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5)
[4]“知假买假”的二元请求权基础及价值分野[J]. 吴逸越.  财经法学. 2018(04)
[5]消费欺诈认定的认识统一与标准重整——兼谈职业打假及“假打”的应对[J]. 杨达,王昕.  科学经济社会. 2018(02)
[6]消费者合同中经营者告知义务的法律构造[J]. 潘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7]我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立法的反思与完善——以经济法义务民事化归责的制度困境为视角[J]. 肖峰,陈科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8]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告知义务之法律适用[J]. 万方.  政治与法律. 2017(05)
[9]论知假买假的逻辑基础、价值理念与制度建构[J]. 李剑.  当代法学. 2016(06)
[10]消费欺诈行为及侵权责任承担[J]. 杨立新.  清华法学. 2016(04)



本文编号:316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16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