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合同僵局的司法破解——基于民法典违约方合同解除权之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03 19:08
  合同僵局现象在市场交易中广泛存在,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博弈以及法律应如何赋权。合同僵局的形成会导致交易效率低下、社会资源浪费、有违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打破合同僵局有利于矫正合同双方利益失衡的状态、促进诚信协作和提高经济效率。合同僵局与情势变更也有多方面的不同。《民法典》第580条第二款对打破合同僵局做出了突破性的规定,为破解合同僵局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司法实践极具启发性,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适用局限。本文对合同僵局的司法实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实务中的案例,对合同僵局的表象、破解合同僵局的现实意义及立法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认定合同僵局的要素及司法审判中破解合同僵局的路径,以期为完善破解合同僵局的立法提供更多参考。 

【文章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2020,5(05)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何为合同僵局
    (一)合同僵局的概念
    (二)合同僵局的情形
    (三)合同僵局的法律特征
        1.合同已成立并处于履行之中
        2.出现难以继续履行的客观情况
        3.继续履行将对一方极其不利并可能产生社会资源的浪费
        4.合同一方要求解约而另一方坚持继续履行
        5.申请解约的人通常为违约的人
    (四)合同僵局与情势变更
        1.产生原因不同
        2.表现形式不同
        3.合同是否具有可履行性不同
        4.是否设置前置程序不同
        5.法律效果不同
二、为何要打破合同僵局
    (一)打破合同僵局以矫正利益失衡的状态
    (二)打破合同僵局以促进诚信协作
    (三)打破合同僵局以限制权利滥用
    (四)打破合同僵局以提高经济效率
三、如何打破合同僵局
    (一)打破合同僵局的司法实践
    (二)打破合同僵局的法律依据及局限
        1.《民法典》第580条第二款及《九民纪要》第48条的历史
        2.《民法典》第580条第二款及《九民纪要》第48条的适用局限
            第一,《民法典》第580条第二款的适用局限。
            第二,《九民纪要》第48条的适用局限。
    (三)合同僵局的认定要素
        1.违约方不存在恶意违约的情形
        2.合同难以继续履行或履约成本过高
        3.继续履行合同对违约方显失公平
        4.守约方拒绝配合违约方启动自救,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5.由违约方申请启动自救的方案
        6.违约责任继续承担
    (四)破解合同僵局的审判路径
        1.实体上允许违约方启动自救
        2.程序上的及时回应
        3.对法官的要求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也论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权兼评《民法典》第580条第2款[J]. 张素华,杨孝通.  河北法学. 2020(09)
[2]关于合同僵局的破解之道[J]. 崔建远.  东方法学. 2020(04)
[3]交易僵局中违约方司法解除请求权的证立及限度——基于租赁合同典型案例的分析[J]. 路成华,谷昔伟.  法律适用. 2020(10)
[4]论合同僵局中违约方申请解约[J]. 王利明.  法学评论. 2020(01)
[5]中国民法学的效率意识[J]. 熊丙万.  中国法学. 2018(05)
[6]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法律适用[J]. 彭诚信.  中国法学. 2018(03)
[7]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价值研究——经济与道德的视角[J]. 郑强.  中国法学. 1999(04)



本文编号:321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1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7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