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4:57
近几年社会上动物侵权的案例不断增加,主要原因在于饲养宠物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部分宠物主缺乏责任心对于动物的遗弃,以及我国动物收容相关系统不够成熟,导致流浪动物数量的增加。还有些人饲养宠物不规范,诸如遛狗不拴绳、饲养一些危险动物诸如烈性犬等,都增加了动物给我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安全隐患。当动物侵权案件发生时,通过《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来认定承担动物侵权责任的主体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却没能统一。本文对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概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动物侵权范围,将微生物侵权排除在适用动物侵权责任规则调整之外,以及明确适用于因动物的自身危险性而侵权的情况,诸如将动物投掷将人砸伤等情况排除之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司法实践现状和法条分析指出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对一些具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现有的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进行分类讨论,主要分为管理控制标准一元论和管控标准与物权归属标准二元论。通过对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动物侵权责任主体标准的介绍,分析该标准的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概述
第一节 动物侵权的界定
一、“动物”的范围
二、“动物侵权”的认定
第二节 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饲养人和管理人”认定标准不统一
二、缺乏对于特殊情形下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适用规定
第二章 关于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的现有标准
第一节 管理控制标准一元论
一、瑞士民法的管理人模式与德国民法的保有人模式
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占有人模式
第二节 管理控制标准与物权归属关系二元论
一、日本民法的占有人及管理人模式
二、法国民法的所有人与使用人模式
第三节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由权属关系转向事实管控
二、辅助因素的考量
第三章 动物侵权责任的归责原理对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影响
第一节 动物侵权责任归责的理论基础
一、权利义务相一致
二、危险控制责任
三、风险分配理论
第二节 从归责理论基础中抽象出的认定因素分析
一、与动物的物权关系
二、对动物的实际支配力
三、对动物的用益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的建议
第一节 以实际管理控制为主导的标准
一、“饲养人与管理人”概念的解释
二、实际管控标准的认定
第二节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
一、流浪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二、交易中的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三、野生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法典中危险责任制度的建构[J]. 岳红强. 法商研究. 2019(06)
[2]动物侵权责任主体概念论[J]. 朱晓峰. 法学评论. 2018(05)
[3]风险社会、风险分配与侵权责任法的变革[J]. 何国强.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3)
[4]比较法上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标准及启示[J]. 朱晓峰. 比较法研究. 2018(03)
[5]动物致害责任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解释适用为中心[J]. 叶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06)
[6]动物致害责任主体的解释构造[J]. 叶锋. 法律适用. 2014(10)
[7]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解释论[J]. 周友军. 政治与法律. 2010(05)
[8]风险领域理论与侵权法二元归责体系[J]. 叶金强. 法学研究. 2009(02)
[9]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J]. 张新宝. 法学研究. 1994(02)
硕士论文
[1]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制度瑕疵[D]. 马鑫.烟台大学 2018
[2]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研究[D]. 贾文婷.延边大学 2015
[3]动物责任的解释论[D]. 叶锋.华东政法大学 2013
[4]《侵权责任法》动物致害责任研究[D]. 苏珊珊.吉林大学 2011
[5]对侵权法的责难[D]. 马鑫丽.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0885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概述
第一节 动物侵权的界定
一、“动物”的范围
二、“动物侵权”的认定
第二节 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一、“饲养人和管理人”认定标准不统一
二、缺乏对于特殊情形下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的适用规定
第二章 关于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的现有标准
第一节 管理控制标准一元论
一、瑞士民法的管理人模式与德国民法的保有人模式
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的占有人模式
第二节 管理控制标准与物权归属关系二元论
一、日本民法的占有人及管理人模式
二、法国民法的所有人与使用人模式
第三节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发展趋势
一、由权属关系转向事实管控
二、辅助因素的考量
第三章 动物侵权责任的归责原理对责任主体认定标准的影响
第一节 动物侵权责任归责的理论基础
一、权利义务相一致
二、危险控制责任
三、风险分配理论
第二节 从归责理论基础中抽象出的认定因素分析
一、与动物的物权关系
二、对动物的实际支配力
三、对动物的用益
第四章 完善我国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标准的建议
第一节 以实际管理控制为主导的标准
一、“饲养人与管理人”概念的解释
二、实际管控标准的认定
第二节 动物侵权责任主体认定标准在特殊情况下的适用
一、流浪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二、交易中的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三、野生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认定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民法典中危险责任制度的建构[J]. 岳红强. 法商研究. 2019(06)
[2]动物侵权责任主体概念论[J]. 朱晓峰. 法学评论. 2018(05)
[3]风险社会、风险分配与侵权责任法的变革[J]. 何国强. 广东社会科学. 2018(03)
[4]比较法上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标准及启示[J]. 朱晓峰. 比较法研究. 2018(03)
[5]动物致害责任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解释适用为中心[J]. 叶锋.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06)
[6]动物致害责任主体的解释构造[J]. 叶锋. 法律适用. 2014(10)
[7]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解释论[J]. 周友军. 政治与法律. 2010(05)
[8]风险领域理论与侵权法二元归责体系[J]. 叶金强. 法学研究. 2009(02)
[9]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J]. 张新宝. 法学研究. 1994(02)
硕士论文
[1]我国动物致害责任的制度瑕疵[D]. 马鑫.烟台大学 2018
[2]动物侵权责任主体研究[D]. 贾文婷.延边大学 2015
[3]动物责任的解释论[D]. 叶锋.华东政法大学 2013
[4]《侵权责任法》动物致害责任研究[D]. 苏珊珊.吉林大学 2011
[5]对侵权法的责难[D]. 马鑫丽.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0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4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