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去“僵尸化”与理论纠偏——以民刑关系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22 00:38
正当防卫制度作为民法和刑法的共有制度。梳理司法实践中发现民事正当防卫制度面临"僵尸化"的困境,理论上又陷入"照搬刑法"的误区。民事正当防卫的概念界定应与刑法相区分,强调其权利保护的内涵,本质则属于来源于自然权利且经法律予以确认的一种紧急性权利。民刑关系视角下正当防卫制度在假想防卫、无限防卫权、过剩防卫等特殊规则下有融合亦有分离。在此基础上,实现民事正当防卫制度在司法实践适用上的"去僵尸化",将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对象、客体、行为范围予以类型化;对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时间、限度等条件在利益衡量原则下予以细化。
【文章来源】:天津法学. 2020,36(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僵尸化”与理论缺陷
(一)民事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的“僵尸化”
(二)民事正当防卫的理论缺陷
二、民事正当防卫理论纠偏的前提———对民事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本质的再探讨
(一)民事正当防卫的概念
(二)民事正当防卫的本质
三、民事正当防卫的理论纠偏思路———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相融与分离
(一)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融合与借鉴
1. 假想防卫
2. 过剩防卫
(二)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分离与独立
1. 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区别
2. 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四、民事正当防卫制度“去僵尸化”的司法纠偏路径之———民事正当防卫适用范围的类型化
(一)民事正当防卫的行为对象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第三人
2.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法人
3.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行为能力欠缺者
4.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物
(二)民事正当防卫保护的客体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保护的客体范围是否包括国家利益
2. 民事正当防卫所保护的客体范围是否包括非法利益
(三)民事正当防卫针对的行为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不作为
2.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过失行为
3.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合法暴力
五、民事正当防卫去“僵尸化”的司法纠偏的思路之———明确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判断标准
(一)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判断的一般性原则———利益衡量
(二)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考察的具体构成要件
1. 民事正当防卫的主观要件
2. 民事正当防卫的时间要件
3. 民事正当防卫的限度要件
本文编号:3296086
【文章来源】:天津法学. 2020,36(0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僵尸化”与理论缺陷
(一)民事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的“僵尸化”
(二)民事正当防卫的理论缺陷
二、民事正当防卫理论纠偏的前提———对民事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本质的再探讨
(一)民事正当防卫的概念
(二)民事正当防卫的本质
三、民事正当防卫的理论纠偏思路———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相融与分离
(一)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融合与借鉴
1. 假想防卫
2. 过剩防卫
(二)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分离与独立
1. 民事正当防卫与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区别
2. 民事正当防卫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四、民事正当防卫制度“去僵尸化”的司法纠偏路径之———民事正当防卫适用范围的类型化
(一)民事正当防卫的行为对象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第三人
2.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法人
3.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行为能力欠缺者
4. 民事正当防卫的对象是否包括物
(二)民事正当防卫保护的客体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保护的客体范围是否包括国家利益
2. 民事正当防卫所保护的客体范围是否包括非法利益
(三)民事正当防卫针对的行为范围
1.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不作为
2.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过失行为
3. 民事正当防卫是否可以针对合法暴力
五、民事正当防卫去“僵尸化”的司法纠偏的思路之———明确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判断标准
(一)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判断的一般性原则———利益衡量
(二)民事正当防卫正当性考察的具体构成要件
1. 民事正当防卫的主观要件
2. 民事正当防卫的时间要件
3. 民事正当防卫的限度要件
本文编号:3296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29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