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的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10:10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和案例,比较分析国内外学术成果和司法经验,发现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设置加框链接行为在著作权侵权相关问题上仍存在争议。本文对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设置加框链接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人利益及非著作权人利益进行梳理和分析,进而对加框链接著作权侵权行为提出技术、司法、立法、产业上的规制建议。希望本文对研究相关著作权问题、处理相关司法争议点有所裨益。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梳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界定搜索类新闻聚合行为的行为载体、行为主体、行为模式,阐明了本文的行为载体是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行为主体是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而非网络内容提供商(ICP)、行为模式是“结果列表”行为和“深层链接”行为,将本文核心研究的行为模式界定为“加框链接”行为;第三章,通过分析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的著作权利益,对加框链接行为是否侵权、侵犯权利类型、标准选择、侵权类型展开讨论。第四章,通过分析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设置加框链接行为损害的非著作权利益,分析了加框链接行为对被链网站和著作权人构成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五章,分别在司法、立法、技术、产业上...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论文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3.3 案件梳理
1.4 研究方法
1.5 内容结构
第2章 搜索类新闻聚合行为概述
2.1 行为载体: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
2.1.1 新闻聚合平台
2.1.2 搜索式新闻聚合平台
2.2 行为主体:搜索类新闻聚合服务提供商
2.3 行为模式:以“加框链接”为核心
2.3.1 链接分类
2.3.2 本文研究对象:加框链接( Frame Links)
第3章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利益分析
3.1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3.2 坚持以“用户感知标准”作为加框链接行为的侵权认定标准
3.3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利益的侵权类型分析
3.3.1 被链网站被许可使用情形:加框链接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3.3.2 被链网站盗版使用情形:加框链接共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4章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损害非著作权利益分析
4.1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对被链网站构成不正当竞争
4.2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对著作权人有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可能
第5章 对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加框链接行为的规制模式
5.1 技术措施
5.1.1 反盗链
5.1.2 反爬虫
5.1.3 密码技术
5.1.4 ASP技术
5.1.5 显著化被链网站标识技术
5.2 权利管理信息
5.3 立法建议
5.3.1 建议《著作权法》整合“新技术传播权”
5.3.2 《反不正当竞争法》增设信息网络传播竞争行为的具体条款
5.4 司法建议
5.4.1 以“用户感知标准”作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标准
5.4.2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非著作权人利益
5.5 产业合作
5.5.1 版权合作:合理分配版权利益
5.5.2 广告分利:平衡分配增值利益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下移动网络内容聚合服务的重新定性[J]. 崔国斌.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8)
[2]“今日头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王迁. 中国版权. 2014(04)
[3]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J]. 张钦坤,孟洁. 知识产权. 2014(07)
[4]加框链接的著作权法规制[J]. 崔国斌. 政治与法律. 2014(05)
[5]论《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J]. 王迁. 中国版权. 2014(01)
[6]《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及其适用——搜索引擎爬虫协议引发的思考[J]. 张平. 法律适用. 2013(03)
[7]互联网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探讨[J]. 张平. 知识产权. 2012(08)
[8]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盗链分析及对策研究[J]. 徐利再. 软件. 2012(05)
[9]“WAP搜索”及相关服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王迁. 知识产权. 2012(01)
[10]版权制度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裂痕与弥补[J]. 吴伟光. 现代法学. 2011(03)
硕士论文
[1]“避风港规则”研究[D]. 谢晋.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互联网开放平台中的客户端软件版权侵权问题研究[D]. 胡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搜索链接服务商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 孙文杰.华东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5581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论文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3.3 案件梳理
1.4 研究方法
1.5 内容结构
第2章 搜索类新闻聚合行为概述
2.1 行为载体: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
2.1.1 新闻聚合平台
2.1.2 搜索式新闻聚合平台
2.2 行为主体:搜索类新闻聚合服务提供商
2.3 行为模式:以“加框链接”为核心
2.3.1 链接分类
2.3.2 本文研究对象:加框链接( Frame Links)
第3章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利益分析
3.1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3.2 坚持以“用户感知标准”作为加框链接行为的侵权认定标准
3.3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侵犯著作权利益的侵权类型分析
3.3.1 被链网站被许可使用情形:加框链接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3.3.2 被链网站盗版使用情形:加框链接共同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第4章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损害非著作权利益分析
4.1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对被链网站构成不正当竞争
4.2 设置加框链接行为对著作权人有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可能
第5章 对搜索类新闻聚合平台加框链接行为的规制模式
5.1 技术措施
5.1.1 反盗链
5.1.2 反爬虫
5.1.3 密码技术
5.1.4 ASP技术
5.1.5 显著化被链网站标识技术
5.2 权利管理信息
5.3 立法建议
5.3.1 建议《著作权法》整合“新技术传播权”
5.3.2 《反不正当竞争法》增设信息网络传播竞争行为的具体条款
5.4 司法建议
5.4.1 以“用户感知标准”作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标准
5.4.2 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非著作权人利益
5.5 产业合作
5.5.1 版权合作:合理分配版权利益
5.5.2 广告分利:平衡分配增值利益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著作权法下移动网络内容聚合服务的重新定性[J]. 崔国斌. 电子知识产权. 2014(08)
[2]“今日头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王迁. 中国版权. 2014(04)
[3]搜索类新闻聚合APP的侵权认定分析[J]. 张钦坤,孟洁. 知识产权. 2014(07)
[4]加框链接的著作权法规制[J]. 崔国斌. 政治与法律. 2014(05)
[5]论《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的含义[J]. 王迁. 中国版权. 2014(01)
[6]《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及其适用——搜索引擎爬虫协议引发的思考[J]. 张平. 法律适用. 2013(03)
[7]互联网法律规制的若干问题探讨[J]. 张平. 知识产权. 2012(08)
[8]移动互联网视频业务盗链分析及对策研究[J]. 徐利再. 软件. 2012(05)
[9]“WAP搜索”及相关服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 王迁. 知识产权. 2012(01)
[10]版权制度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裂痕与弥补[J]. 吴伟光. 现代法学. 2011(03)
硕士论文
[1]“避风港规则”研究[D]. 谢晋.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互联网开放平台中的客户端软件版权侵权问题研究[D]. 胡婷.华南理工大学 2013
[3]搜索链接服务商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 孙文杰.华东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055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05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