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隐私权保护视域中公共场所电子眼的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2 10:18
  本文讨论的公共场所电子眼系统是限定于公权力机关在公共场所设置和运转的图像监视系统。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场所电子眼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成了政府的重点建设工程。根据《辉煌中国》系列纪录片,目前我国一共安装了超过1.7亿个电子眼。我国视频监控网——“中国天网”是当前世界上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为广泛的视频监控网络。政府部门在交通干道、公园街巷、治安卡口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大量的电子眼,利用定位技术、人像采集、自动传输等技术对公共场所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监控和信息记录,而且许多监控系统都非常智能,在安装了强大的识别系统后,可以准确识别人脸、交通工具、车牌号等信息。公共场所电子眼的监视活动一方面具有维护公共安全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对公民隐私权的干预性。然而由于我国公共场所电子眼的应用普遍较晚,相关法律的研究相对滞后,存在“立法滞后于实践,理论滞后于实践”的现象。由于英美国家进入监控社会早于我国,监控理论研究较为成熟,相关法律也较为完善。在我国隐私权保护视域中公共场所电子眼法律规制滞后的背景下,考察域外经验,可以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这一...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公共场所电子眼系统与隐私权的界定
    一、公共场所的界定
    二、公共场所电子眼系统的界定及应用
    三、隐私权的界定
        (一)我国隐私权的历史与界定
        (二)隐私权的域外演变与界定
    四、公共场所电子眼下的隐私利益
第二章 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活动中公权力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
    一、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活动中公权力与隐私权的冲突
        (一)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的正当性
        (二)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对隐私权的侵犯性
    二、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活动中公权力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
        (一)公共场所电子眼位置安装不当
        (二)安装电子眼未做出公开、明确的标记
        (三)不当公开或泄露监控信息
        (四)不当识别个人身份信息
        (五)数据整合获取个人私密信息
    三、公共场所电子眼监控活动中公权力与隐私权的平衡
        (一)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二)行政法原则
第三章 隐私权保护视域中公共场所电子眼的法律规制现状
    一、我国隐私权保护视域中公共场所电子眼的法律规制现状及不足
        (一)现状
        (二)不足
    二、英国经验:由隐私权向个人信息保护的转向
        (一)早期:通过合理隐私期待理论间接规制
        (二)当前:通过个人信息立法保护直接规制
    三、美国经验:对宪法基本权利的宣誓
        (一)宪法第四修正案
        (二)公共视频监控指南
    四、英美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关注各国隐私权的特殊性
        (二)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关键
第四章 我国隐私权保护视域中公共场所电子眼的法律规制建议
    一、完善信息隐私的公法保护制度
        (一)公法上信息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立法模式
        (二)我国信息隐私的公法保护路径
    二、在公共场所电子眼指导性文件中加强隐私保护
        (一)明确技术标准、安装程序与责任主体
        (二)完善图像信息管理与使用制度
        (三)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美国信息隐私权客体之革新——以宪法判例为考察对象[J]. 项焱,陈曦.  河北法学. 2019(11)
[2]美国隐私立法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加州隐私立法为例[J]. 晋瑞,王玥.  保密科学技术. 2019(08)
[3]公共视频监控中的公民隐私权保护研究[J]. 李延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4]英国政府数据治理的政策与治理结构[J]. 李重照,黄璜.  电子政务. 2019(01)
[5]网络空间隐私权的保护研究——基于公共场所隐私权理论[J]. 王四新,周净泓.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公共场所隐私权研究——法理、要素及类型[J]. 李延舜.  法学论坛. 2018(06)
[7]大数据监控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J]. 张衠.  图书与情报. 2018(01)
[8]论宪法隐私权的类型及功能[J]. 李延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9]美国公共视频监控中的隐私权保护——司法、行政与立法之困局[J]. 张潋瀚,马静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7(01)
[10]从隐私利益的产生和本质来理解中国隐私权制度的特殊性[J]. 吴伟光.  当代法学. 2017(04)

硕士论文
[1]公共视频监控的行政法规制[D]. 汪沛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357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57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