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恶意抵押司法认定的实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00:40
  抵押是一种常见的债的担保方式,其在实践中被普遍应用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包括恶意抵押。目前,我国法律仅对事后设立的抵押构成恶意抵押有明文规定,但对同时设立的抵押是否能构成恶意抵押以及被侵害的主体不是债权人而是其他请求权人的情形未作规定。因此在司法实务中,恶意抵押问题的解决还存在着很多障碍。本文结合案例从同时设立的抵押是否构成恶意抵押、恶意抵押是否应适用《合同法》第52条、抵押物上存在请求权时的恶意抵押如何救济的三个主要问题来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以构建一个完善的恶意抵押法律制度体系。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通过三个司法实务中的典型案例,提出恶意抵押制度涉及的有关问题。第二章对恶意抵押的概念进行界定,将其分为:一是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事后抵押的情形;二是同时设立的抵押可能构成恶意抵押的情形;三是抵押物上存在其他请求权时的恶意抵押的情形。在对其进行分类后,对《担保法》及《合同法》中有关恶意抵押的规定进行了罗列,并分析了撤销权如何行使、行使后的法律后果,并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恶意抵押制度的缺陷作出说明。第三章对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恶意抵押情形进行分析,首先对“恶意串通”中的...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恶意抵押相关问题的提出
    一、案例简介
    二、恶意抵押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恶意抵押的理论分析及法律规定
    一、恶意抵押的概念和分类
        (一)恶意抵押的概念
        (二)恶意抵押的一般分类
    二、有关恶意抵押的法律规制及法理根基
        (一)现行法律规定下的恶意抵押
        (二)有关恶意抵押问题的法理根基
        (三)恶意抵押中撤销权的行使及法律后果
    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恶意抵押制度的缺陷
第三章 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恶意抵押的认定及法律适用
    一、对恶意的界定
    二、恶意抵押中恶意串通的要件分析
    三、恶意串通致第三人利益受损的恶意抵押的法律适用
第四章 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及认定
    一、同时设立的抵押能否构成恶意抵押及如何认定
        (一)同时设立的抵押能否构成恶意抵押
        (二)合同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三)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构成要件的分析
    二、同时设立的恶意抵押的法律适用
第五章 抵押物权利人利益被侵害的恶意抵押及认定
    一、抵押物上存在债权请求权的恶意抵押分析及认定
    二、抵押物上存有物权的恶意抵押分析及其认定
        (一)抵押物上存有物权时的善意取得的法律分析
        (二)抵押物上存有物权时的恶意抵押分析及法律适用
        (三)抵押物上同时存在物权及债权时的恶意抵押分析及认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128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4128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