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盗赃物善意取得之法构造——兼论《民法典》相关规则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21-12-09 20:40
  盗赃物有无善意取得之适用,理论界一直存有分歧,加之相关立法零散且态度反复,导致司法实践中裁决各异,亟待统一。结合"刑民分层"的简约化思想,应认为刑事追缴规则的适用仅限于刑事领域,不能作为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的依据;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已事实承认了盗赃物可适用善意取得。而新出台的《民法典》对这一问题未予明确。于解释论,相关法律适用可参照《民法典》第312条之规定;为减少分歧,当进一步在司法解释中明确盗赃物善意取得的适用规则,同时设置法律适用的例外规定。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4(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理论争议:一场“关公战秦琼”式的论战
    (一)盗赃物善意取得反对派的理论逻辑
    (二)盗赃物善意取得支持派的论证理由
二、盗赃物善意取得的规则演变:一个“让子弹飞”的制度选择
三、盗赃物善意取得的司法实践:一盘“剪不断理还乱”的战局
    (一)缺乏统一认识,肯定态度居多
    (二)适用法律混乱,否定理由可类型化
四、盗赃物善意取得的理论重塑:一套“刑民分层”的逻辑体系
    (一)刑法向民法渗透方案的解释困境
        第一,其会导致民法理论难以自圆其说。
        第二,其会导致当事人利益保护严重失衡。
    (二)民法向刑法渗透方案的观念障碍
    (三)“刑民分层”的解释方案
五、盗赃物善意取得的制度再造:一种“以退求进”的法律适用方案
    (一)退半步:类推适用《民法典》第312条之规定
    (二)进一步:在司法解释中明确盗赃物的适用规则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典视阈下盗赃物善意取得之探析[J]. 曹影.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2]赃物有限适用善意取得的可行性探析[J]. 叶磊东.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S1)
[3]《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评注[J]. 朱庆育.  法学家. 2016(03)
[4]占有脱离物的善意取得制度研究[J]. 冀放.  河南社会科学. 2014(10)
[5]论赃物所有权的善意取得[J]. 张金玲,吕绍忠.  山东社会科学. 2013(09)
[6]调和与冲突:国内法视野下的文物返还“善意取得”适用分析[J]. 郭萍.  理论月刊. 2011(01)
[7]公法对善意取得制度的影响——以赃物为例[J]. 董彪,何延军.  法学杂志. 2008(06)
[8]论占有与善意取得[J]. 李建华,傅穹.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8(03)



本文编号:3531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31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