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10:00
  在“大数据”、“云服务”、“区块链”等互联网新生概念不断涌现的信息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重要性不亚于生命、财产安全。个人信息数据一旦被共享到网络,则几乎是不可逆的,个人信息安全将面临潜在的威胁。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无法回避的问题。除了通过技术手段外,法律的规制将是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力保障,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我国相关的立法尚不成熟,关于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的研究多是侧重研究网络技术相关领域的规范手段,从立法层面高屋建瓴地研究个人信息安全相关保护相对较少。个人信息可以界定为包含可以识别出信息主体特殊标志的信息,包括自然人的身体、身份、地位以及其他关于个人事项的事实、判断、评价等信息。个人信息安全指的是个人信息的产生、制作、传播、收集、处理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处于不被侵犯的状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有利于保障公民的信息自决权,有助于维护公民尊严和提升自我认同感,也确保了社会高速发展,国家机器高效、平稳地运行。我国《宪法》并没有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安全受法律保护”,虽然随着我国互联网发展逐步加速,某些部门法中出现了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条文,但遗憾的是,尚未制...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2 个人信息安全概述
    2.1 个人信息安全概念
    2.2 个人信息安全立法保护的价值
3 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
    3.2 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立法不足
        3.2.1 个人信息安全立法体系不完善
        3.2.2 个人信息安全立法内容不完善
        3.2.3 个人信息安全相关制度不完善
4 国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
        4.1.1 美国
        4.1.2 德国
        4.1.3 日本
    4.2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5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的对策
    5.1 完善立法体系
        5.1.1 制定个人信息安全专门法
        5.1.2 完善相关法律
        5.1.3 完善配套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5.2 完善立法内容
        5.2.1 实体上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5.2.2 程序上防控权力滥用
    5.3 完善相关制度
        5.3.1 构建备案及公示制度
        5.3.2 健全救济制度
        5.3.3 健全监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人信息:法益抑或民事权利——对《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的“个人信息”之解读[J]. 杨立新.  法学论坛. 2018(01)
[2]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与路径走向[J]. 杨翱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3]个人信息权确立的双重价值——兼评《民法总则》第111条[J]. 郝思洋.  河北法学. 2017(10)
[4]欧盟《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指令》的主要内容与立法启示——兼评《网络安全法》相关立法条款[J]. 王肃之.  理论月刊. 2017(06)
[5]试析人权语境下的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以我国《网络安全法》颁布为背景[J]. 徐亚文,高一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6]《网络安全法》六大法律制度解析[J]. 王春晖.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7]司法实践中个人信息的保护模式及其反思——以隐私权的转型为视角[J]. 张建文,高完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8]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研究[J]. 李涵.  当代传播. 2016(03)
[9]系统构筑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基本权利模式[J]. 孙平.  法学. 2016(04)
[10]从隐私到信息的立法梳理——基于美、德、法三国的比较考察[J]. 李延舜.  学习论坛. 2016(02)

博士论文
[1]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D]. 赵玥.吉林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的分级保护研究[D]. 王敏.武汉大学 2016
[3]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 2016
[4]行政信息公开研究[D]. 黄佳宇.吉林大学 2015
[5]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 赵文胜.武汉大学 2014
[6]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 杨咏婕.吉林大学 2013
[7]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研究[D]. 吴苌弘.华东政法大学 2013
[8]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 姚岳绒.华东政法大学 2011
[9]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立法保护初探[D]. 马拓.湘潭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问题研究[D]. 牟朗宇.西南交通大学 2017
[3]论我国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之不足与完善[D]. 张妍.吉林大学 2017
[4]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研究[D]. 吴舒琳.广西师范大学 2017
[5]美国网络安全立法研究及启示[D]. 李小林.重庆大学 2016
[6]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 刘彦君.北京理工大学 2015
[7]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D]. 王子丹.暨南大学 2014
[8]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任幸.湖南大学 2014
[9]大数据时代下刑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D]. 童园园.华东政法大学 2014
[10]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探究[D]. 苏贝贝.重庆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2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32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