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府征信行为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发布时间:2021-12-11 12:25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收集、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在大数据技术的辅助下政府所建立的巨型数据库能够最大限度的涵盖一个人在社会上几乎所有领域内的数据信息,在政府大量收集、处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几乎每一个公民在政府面前都如同透明人一般,生活的一举一动无不在政府的掌握之下;随着政府巨型数据库的建立和日益完善,政府在其收集、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滥用越来越多。政府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实际上是政府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政府履行管理、服务职能的新要求,是为公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服务和更加井然的社会秩序的必要选择。所以对个人信息的有效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矛盾。一方面政府履行职能必然大量的收集、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甚至对于事关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要进行政府信息公开,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确实存在着保护个人信息的刚性需求,所以亟待立法对于公权主体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规制;然而,无论是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还是立法现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大多侧重于民事和刑事的领域,而防范政府征信行为中侵犯个人信息的问题,以及如何平衡政府征信行为...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府征信行为的概念界定、特征和合法性分析
第一节 征信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征信的概念界定
二、“信用信息”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政府征信行为的特征
一、政府征信行为的服务色彩远远大于管理色彩
二、政府征信行为所针对的信用信息相对更加敏感
第三节 政府征信行为的合法性分析
一、政府征信的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
二、政府征信行为的权力来自何处
三、政府征信是否具能有达到目的的效益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
第一节 相关条款体量较小、保护范围狭窄且约束力低下
第二节 偏重规制私权利主体而较少规制公权力主体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与政府征信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
第四章 对我国政府征信行为中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建议
第一节 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基本原则
二、以个人信息权作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中心
三、采用总分总统一立法模式的同时依据各领域特色进行特殊规制
第二节 对政府征信行为的专门规制的立法建议
一、适当扩大政府对信用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的权限
二、适当加重政府对信用信息的保障义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数据征信时代下“技法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J]. 吴双,冯果. 科技与法律. 2017(04)
[2]浅谈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J]. 赵淑君. 法制与社会. 2017(19)
[3]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J]. 万存知. 中国金融. 2017(11)
[4]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征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胡佳琪. 时代金融. 2017(15)
[5]上海社会信用立法“破冰”带来的思考与启示[J]. 阮传胜. 检察风云. 2017(10)
[6]大数据支持征信数据采集业务发展分析[J]. 何珊,梁峰,马小林. 征信. 2016(12)
[7]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J]. 范为. 环球法律评论. 2016(05)
[8]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关联研究[J]. 袁瑞丰.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07)
[9]信用服务机构共享获取政务信用信息:问题与对策[J]. 卢盛羽. 北方金融. 2016(07)
[10]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私法属性[J]. 张里安,韩旭至. 法学论坛. 2016(03)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 任龙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 2016
[3]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 姚岳绒.华东政法大学 2011
[4]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征信的法理研究[D]. 叶世清.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宪法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D]. 马玉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法律风险分析[D]. 周滢婷.暨南大学 2016
[3]论政府对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D]. 杨娟.深圳大学 2016
[4]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研究[D]. 张松.辽宁大学 2016
[5]个人征信体系中主体信用信息隐私权益保护研究[D]. 刘肖肖.云南大学 2015
[6]德国法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 金婧.中国政法大学 2014
[7]公共行政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徐超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6
[8]征信的法学研究[D]. 叶世清.西南政法大学 2005
[9]论网络中个人信息的保护——以信息隐私权为基础[D]. 黄莺.华东政法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534676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府征信行为的概念界定、特征和合法性分析
第一节 征信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府征信的概念界定
二、“信用信息”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政府征信行为的特征
一、政府征信行为的服务色彩远远大于管理色彩
二、政府征信行为所针对的信用信息相对更加敏感
第三节 政府征信行为的合法性分析
一、政府征信的目的是否具有正当性
二、政府征信行为的权力来自何处
三、政府征信是否具能有达到目的的效益
第三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
第一节 相关条款体量较小、保护范围狭窄且约束力低下
第二节 偏重规制私权利主体而较少规制公权力主体
第三节 个人信息保护与政府征信之间的平衡难以把握
第四章 对我国政府征信行为中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建议
第一节 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基本原则
二、以个人信息权作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中心
三、采用总分总统一立法模式的同时依据各领域特色进行特殊规制
第二节 对政府征信行为的专门规制的立法建议
一、适当扩大政府对信用信息收集、处理和使用的权限
二、适当加重政府对信用信息的保障义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数据征信时代下“技法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J]. 吴双,冯果. 科技与法律. 2017(04)
[2]浅谈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J]. 赵淑君. 法制与社会. 2017(19)
[3]个人信息保护与个人征信监管[J]. 万存知. 中国金融. 2017(11)
[4]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征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胡佳琪. 时代金融. 2017(15)
[5]上海社会信用立法“破冰”带来的思考与启示[J]. 阮传胜. 检察风云. 2017(10)
[6]大数据支持征信数据采集业务发展分析[J]. 何珊,梁峰,马小林. 征信. 2016(12)
[7]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J]. 范为. 环球法律评论. 2016(05)
[8]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关联研究[J]. 袁瑞丰. 中国市场监管研究. 2016(07)
[9]信用服务机构共享获取政务信用信息:问题与对策[J]. 卢盛羽. 北方金融. 2016(07)
[10]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权的私法属性[J]. 张里安,韩旭至. 法学论坛. 2016(03)
博士论文
[1]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民法保护[D]. 任龙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
[2]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 2016
[3]宪法视野中的个人信息保护[D]. 姚岳绒.华东政法大学 2011
[4]个人信息的公法保护研究[D]. 张娟.中国政法大学 2011
[5]征信的法理研究[D]. 叶世清.西南政法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宪法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D]. 马玉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7
[2]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法律风险分析[D]. 周滢婷.暨南大学 2016
[3]论政府对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D]. 杨娟.深圳大学 2016
[4]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行政法保护研究[D]. 张松.辽宁大学 2016
[5]个人征信体系中主体信用信息隐私权益保护研究[D]. 刘肖肖.云南大学 2015
[6]德国法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D]. 金婧.中国政法大学 2014
[7]公共行政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研究[D]. 徐超华.中国政法大学 2006
[8]征信的法学研究[D]. 叶世清.西南政法大学 2005
[9]论网络中个人信息的保护——以信息隐私权为基础[D]. 黄莺.华东政法学院 2003
本文编号:3534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3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