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7 17: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不论是每天的上下班,还是自驾旅游,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为人类提供生活便捷的同时,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也带来突出问题,那就是多车相撞交通事故的普遍发生。多车相撞交通事故具有侵权行为人人数众多、侵权责任分担判定难、赔偿责任划分标准多等难点,这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争议。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多车相撞引发的法律问题,很容易造成司法不公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在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存在一定的缺陷的前提下,对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一类实践性极强的侵权纠纷,对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本文通过列举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分析说明,目的就在于探讨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分配。在本文的六个部分里,分别加以介绍。具体来说,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意义、方法、创新点等问题。第二部分通过具体案例的列举,提出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对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进行简要叙述。第三部分为我国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分析,分别从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归责原则、责任主体、责任认定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赔偿责任进行研究。详细解读...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问题的提出
2.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案情简介与分析
2.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认定
2.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的概述
2.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与普通交通事故比较
第3章 我国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分析
3.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
3.1.1 共同侵权行为
3.1.2 相互叠加的共同侵权责任
3.1.3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责任
3.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3.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3.3.1 责任主体的含义
3.3.2 责任主体的判断标准
3.3.3 责任主体的特别规定
3.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影响因素
3.4.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责任
3.4.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违法行为
3.4.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须有严重后果
3.4.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因果关系
3.4.5 多车相撞事故中的原因力
第4章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保险赔偿问题
4.1 交强险的保险责任
4.1.1 相撞车辆之间的财产损失
4.1.2 造成其他财产损失
4.1.3 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4.1.4 侵权人之间的交强险限额分配
4.2 交强险的无责赔付
4.2.1 无责赔付的争议
4.2.2 无责赔付实施的现实意义
4.3 商业险的保险责任
4.3.1 商业险赔付需以侵权责任为条件
4.3.2 合同义务下的商业险赔付
第5章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比较与借鉴
5.1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5.1.1 英美法系
5.1.2 大陆法系
5.2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主体认定
5.3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保险赔偿制度
5.4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启示
第6章 完善我国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建议
6.1 适当突破交强险无责赔付的分项限额
6.2 排除“接触”理论在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中的作用
6.3 正确使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6.3.1 交通事故中的事故责任和赔偿责任
6.3.2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性质误读
6.3.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
6.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并案处理的可行性
6.5 建立多车相撞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自助游事故中的法律责任[J]. 孙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2]论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与过错的竞合及其解决路径[J]. 李中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
[3]交强险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及破解——以交强险赔偿限额为视角[J]. 张爱云. 人民司法. 2012(17)
[4]交强险无责赔付的利弊权衡[J]. 马颖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机动车责任保险之责任限额与保险人针对复数第三者的赔偿义务[J]. 刘建勋,张璐. 人民司法. 2012(04)
[6]多车连环相撞与“交强险”赔付[J]. 王卫国,冯昆英. 中国保险. 2012(02)
[7]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均无过错的赔偿责任初探——兼论保险公司在无过错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J]. 罗御伦,陈阳照. 法制与社会. 2011(35)
[8]交强险立法与实践的两个法律问题辨析——以侵权责任法律关系为视角[J]. 刘学生. 保险研究. 2011(09)
[9]“无责赔付”之匡正——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J]. 孙玉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10]交通无过错事故的损害救济问题研究——兼及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J]. 王康. 行政与法. 2010(04)
硕士论文
[1]我国交强险分项责任限额制度的分析[D]. 李昊.云南大学 2015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探析[D]. 袁秀林.大连海事大学 2013
[3]机动车连环相撞的侵权责任承担[D]. 牟宗洋.黑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561
【文章来源】:吉林财经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问题的提出
2.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案情简介与分析
2.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认定
2.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的概述
2.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与普通交通事故比较
第3章 我国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分析
3.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规定
3.1.1 共同侵权行为
3.1.2 相互叠加的共同侵权责任
3.1.3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责任
3.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3.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
3.3.1 责任主体的含义
3.3.2 责任主体的判断标准
3.3.3 责任主体的特别规定
3.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的影响因素
3.4.1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过错责任
3.4.2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违法行为
3.4.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须有严重后果
3.4.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的因果关系
3.4.5 多车相撞事故中的原因力
第4章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中保险赔偿问题
4.1 交强险的保险责任
4.1.1 相撞车辆之间的财产损失
4.1.2 造成其他财产损失
4.1.3 出现人员伤亡情况
4.1.4 侵权人之间的交强险限额分配
4.2 交强险的无责赔付
4.2.1 无责赔付的争议
4.2.2 无责赔付实施的现实意义
4.3 商业险的保险责任
4.3.1 商业险赔付需以侵权责任为条件
4.3.2 合同义务下的商业险赔付
第5章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比较与借鉴
5.1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5.1.1 英美法系
5.1.2 大陆法系
5.2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主体认定
5.3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保险赔偿制度
5.4 域外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启示
第6章 完善我国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建议
6.1 适当突破交强险无责赔付的分项限额
6.2 排除“接触”理论在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中的作用
6.3 正确使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6.3.1 交通事故中的事故责任和赔偿责任
6.3.2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性质误读
6.3.3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认定
6.4 多车相撞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并案处理的可行性
6.5 建立多车相撞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自助游事故中的法律责任[J]. 孙星.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2]论侵权法上因果关系与过错的竞合及其解决路径[J]. 李中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
[3]交强险在司法实践中的困境及破解——以交强险赔偿限额为视角[J]. 张爱云. 人民司法. 2012(17)
[4]交强险无责赔付的利弊权衡[J]. 马颖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5]机动车责任保险之责任限额与保险人针对复数第三者的赔偿义务[J]. 刘建勋,张璐. 人民司法. 2012(04)
[6]多车连环相撞与“交强险”赔付[J]. 王卫国,冯昆英. 中国保险. 2012(02)
[7]交通事故中当事人均无过错的赔偿责任初探——兼论保险公司在无过错交通事故中的赔偿责任[J]. 罗御伦,陈阳照. 法制与社会. 2011(35)
[8]交强险立法与实践的两个法律问题辨析——以侵权责任法律关系为视角[J]. 刘学生. 保险研究. 2011(09)
[9]“无责赔付”之匡正——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J]. 孙玉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10]交通无过错事故的损害救济问题研究——兼及修订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立法疏漏及其弥补[J]. 王康. 行政与法. 2010(04)
硕士论文
[1]我国交强险分项责任限额制度的分析[D]. 李昊.云南大学 2015
[2]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探析[D]. 袁秀林.大连海事大学 2013
[3]机动车连环相撞的侵权责任承担[D]. 牟宗洋.黑龙江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0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4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