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救助行为致害侵权责任研究 ——兼论《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完善
发布时间:2021-12-19 05:45
紧急救助行为是指一般的社会个体基于道德责任感的要求以及法律的鼓励和倡导,从而积极、主动、自愿地帮助他人摆脱当前正在遭受的紧迫危险的行为。紧急救助行为是具有道德属性和民法属性的行为,同时紧急救助行为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为,不仅会给紧急救助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危险,也有可能因为紧急救助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的不专业性从而导致受助人遭受一定的危险。紧急救助者对受助人不存在紧急救助义务,这是构成紧急救助行为的前提条件,也是紧急救助行为构成要件的核心。构成紧急救助行为,要求紧急救助者必须是自然人,并且紧急救助行为是在危险发生时实施的,紧急救助者在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具有一定的利他意思,紧急救助行为是以作为的方式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了紧急救助行为导致受助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承担问题,即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紧急救助者的责任豁免规则,被称为我国的“好人法”。本文主要对紧急救助行为致害进行侵权责任研究,分为善意、一般过失、重大过失的紧急救助行为对受助人造成损害的侵权责任研究,以及对侵害人、第三人致害的侵权责任研究,同时对于《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完善提出自...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的司法实践
第一节 相关案例简述
第二节 法院裁决
第三节 法理评析
第二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的立法现状
第一节 我国的紧急救助行为的相关立法现状
第二节 对我国好人法条款《民法总则》第184条的见解
一、紧急救助者和侵害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紧急救助者和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紧急救助者和受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民法总则》第184条有待完善之处
一、对于紧急救助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的主观状态规定不明确
二、紧急救助的界定以及紧急救助行为的具体范围不明确
三、《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的免责条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第三章 紧急救助行为概述
第一节 紧急救助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一、紧急救助行为的概念界定
二、紧急救助行为的性质分析
第二节 紧急救助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危险是正在发生的
二、双方无法定或约定的救助义务
三、紧急救助者具有利他意思
四、紧急救助的行为主体必须自然人
五、紧急救助行为以作为的方式实施
六、紧急救助行为必须是合理的
第三节 紧急救助行为致害情况及责任分析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二、善意使受助人致害
三、故意使受助人致害
四、一般过失使受助人致害
五、重大过失使受助人致害
六、使侵害人致害
七、使第三人致害
第四章 国外紧急救助行为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紧急救助行为的立法现状
一、美国的立法现状
二、德国的立法现状
三、法国的立法现状
四、加拿大的立法现状
五、意大利的立法现状
六、日本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建议
一、紧急救助者主观状态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
二、紧急救助行为的具体范围应当更加明确
三、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
第二节 其它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总则中自愿紧急救助制度的理论逻辑与适用规则[J]. 王毅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2]论我国民法典的立法路径选择[J]. 汪全胜,卫学芝. 理论与改革. 2017(01)
[3]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研究[J]. 高兆明,王嘉. 哲学研究. 2016(11)
[4]论被救助者对见义勇为者所受损害的赔偿义务[J]. 缪宇. 法学家. 2016(02)
[5]意大利法中的私人救助研究——兼论见义勇为的债法基础建构[J]. 肖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04)
[6]救助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分析[J]. 汤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7]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的法定化[J]. 吴婷. 研究生法学. 2013 (02)
[8]见义勇为认定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建构[J]. 孙日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9]见义勇为的合法性分析及风险责任承担[J]. 崔素琴,何祎. 河北法学. 2012(12)
[10]论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保障[J]. 刘玲,张子君. 河北学刊. 2012(06)
硕士论文
[1]见义勇为者法律救济的完善[D]. 杨斯乔.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见义勇为中民事赔偿责任问题分析[D]. 吕扬.华东政法大学 2015
[3]见义勇为的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程蕾.华东政法大学 2014
[4]论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调整[D]. 冯玉晶.吉林大学 2013
[5]论善意救助民事责任承担中的利益平衡[D]. 张江华.云南财经大学 2013
[6]论见义勇为者损失的民事救济[D]. 王文琳.华东政法大学 2012
[7]论我国对己无害危难救助义务的法律化[D]. 胡亚.华侨大学 2012
[8]危难救助者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 张叡婕.西北大学 2009
[9]见义勇为行政补偿制度研究[D]. 汪珂.华东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3869
【文章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的司法实践
第一节 相关案例简述
第二节 法院裁决
第三节 法理评析
第二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的立法现状
第一节 我国的紧急救助行为的相关立法现状
第二节 对我国好人法条款《民法总则》第184条的见解
一、紧急救助者和侵害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紧急救助者和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紧急救助者和受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民法总则》第184条有待完善之处
一、对于紧急救助者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时的主观状态规定不明确
二、紧急救助的界定以及紧急救助行为的具体范围不明确
三、《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的免责条款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第三章 紧急救助行为概述
第一节 紧急救助行为的概念与性质
一、紧急救助行为的概念界定
二、紧急救助行为的性质分析
第二节 紧急救助行为的构成要件
一、危险是正在发生的
二、双方无法定或约定的救助义务
三、紧急救助者具有利他意思
四、紧急救助的行为主体必须自然人
五、紧急救助行为以作为的方式实施
六、紧急救助行为必须是合理的
第三节 紧急救助行为致害情况及责任分析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二、善意使受助人致害
三、故意使受助人致害
四、一般过失使受助人致害
五、重大过失使受助人致害
六、使侵害人致害
七、使第三人致害
第四章 国外紧急救助行为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国外紧急救助行为的立法现状
一、美国的立法现状
二、德国的立法现状
三、法国的立法现状
四、加拿大的立法现状
五、意大利的立法现状
六、日本的立法现状
第二节 国外相关立法对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紧急救助行为致害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第一节 完善《民法总则》第184条的建议
一、紧急救助者主观状态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
二、紧急救助行为的具体范围应当更加明确
三、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
第二节 其它相关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法总则中自愿紧急救助制度的理论逻辑与适用规则[J]. 王毅纯.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05)
[2]论我国民法典的立法路径选择[J]. 汪全胜,卫学芝. 理论与改革. 2017(01)
[3]紧急救助中的“道德冷漠”研究[J]. 高兆明,王嘉. 哲学研究. 2016(11)
[4]论被救助者对见义勇为者所受损害的赔偿义务[J]. 缪宇. 法学家. 2016(02)
[5]意大利法中的私人救助研究——兼论见义勇为的债法基础建构[J]. 肖俊.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4(04)
[6]救助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分析[J]. 汤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7]一般性民事救助义务的法定化[J]. 吴婷. 研究生法学. 2013 (02)
[8]见义勇为认定的法理反思与制度建构[J]. 孙日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9]见义勇为的合法性分析及风险责任承担[J]. 崔素琴,何祎. 河北法学. 2012(12)
[10]论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保障[J]. 刘玲,张子君. 河北学刊. 2012(06)
硕士论文
[1]见义勇为者法律救济的完善[D]. 杨斯乔.华东政法大学 2016
[2]见义勇为中民事赔偿责任问题分析[D]. 吕扬.华东政法大学 2015
[3]见义勇为的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 程蕾.华东政法大学 2014
[4]论见义勇为行为的民法调整[D]. 冯玉晶.吉林大学 2013
[5]论善意救助民事责任承担中的利益平衡[D]. 张江华.云南财经大学 2013
[6]论见义勇为者损失的民事救济[D]. 王文琳.华东政法大学 2012
[7]论我国对己无害危难救助义务的法律化[D]. 胡亚.华侨大学 2012
[8]危难救助者法律救济制度研究[D]. 张叡婕.西北大学 2009
[9]见义勇为行政补偿制度研究[D]. 汪珂.华东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43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54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