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界定

发布时间:2017-05-16 18:08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界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的写作目的是研究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界定,文章从几个基本概念入手,区分了名誉和名誉权以及现实名誉权与网络名誉权的内涵,以此为基础,随之理清了权利的界定和限度、侵权的界定、现实名誉权侵权与网络名誉权侵权的不同之处,进而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颇受关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在相关案例中进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导师的意见和个人的兴趣,利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将研究的问题着眼于侵权限度的界定,便于从理论概念和实际问题对侵权进行界定和划分。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问题存在诸多争议的结果就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侵权现象层出不穷、侵权手段五花八门、侵权行为变化多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动和发展,网络信息交流问题会渐渐变得复杂多样,各种互联网信息交流模式会渐渐丰富,相应的网络环境下规则、制度、规范都会逐渐变得细化。更重要的是,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现象无法全部列举,不能完全归纳,其限度界定在遵循基本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需要借助诚信善良之人的客观判断标准进行辅助。因此,借助个案研究法,笔者着重选取几个特殊的名誉权侵权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对侵权限度进行补充界定。网络环境复杂多变,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网络给人们带来交流便利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网络谣言随意蔓延传播、网络腐朽信息侵蚀人们的心灵、网络诈骗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但造成了人们网络维权之路艰难险阻,而且影响了网络的干净环境和良好风气。网络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休闲娱乐赖以依存的空间,其自身具有的特点也在一步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跨学科研究法,将计算机知识与法律侵权问题进行融合,便于了解侵权行为发生的环境状况。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借助调查研究法,对于当前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问题主要研究领域进行分析,从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界定问题着手,研究微观的层面,这也是本文不同于其他论文的重点突出之处。
【关键词】:互联网 名誉权 侵权 限度界定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一、当前我国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10-16
  • (一) 名誉及名誉权的概念和特点10-13
  • 1. 名誉的概念10-12
  • 2. 在名誉概念的基础上确定名誉权的概念12
  • 3. 名誉权具有鲜明的特征12-13
  • (二) 网络环境的特点13-15
  • 1. 网络具有虚拟的特点14
  • 2. 网络具有强大的信息通讯能力14
  • 3. 网络具有全球性14
  • 4. 网络具有非集中管理性14-15
  • 5. 网络具有快速发展的特点15
  • (三) 网络环境下的名誉权的界定15-16
  • 二、现实世界名誉权侵权的研究16-20
  • (一) 侵权的概念16
  • (二) 现实世界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16-20
  • 1.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17-18
  • 2.行为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18-20
  • 3.行为人对损害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20
  • 4.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20
  • 三、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问题研究20-24
  • (一) 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的特殊性20-23
  • 1.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主体20-21
  • 2.名誉权侵权之加害行为21-22
  • 3.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对象22-23
  • (二) 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的界定标准23-24
  • 四、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特殊问题界定24-30
  • 1.如何平衡信息公开与名誉权保护24-26
  • 2.如何平衡名誉权保护和新闻自由26-27
  • 3.网络小说侵犯名誉权27
  • 4.互联网上的言论表达自由27-28
  • 5.在网站上传播信息与发表评论的限度28-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2
  • 后记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乐乐;;近五年学术界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研究综述[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2 杨其虎;;神话之镜中的奥运伦理意蕴[J];学理论;2013年21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志民;丁燕华;;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马鸿韬;;试析街舞[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李建国;卢耿华;;上海都市体育生活圈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敖敦图雅;村民自治机制的运行现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2 倪睿;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3 冯子琦;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继伟;新时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问题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6年

5 李媛媛;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界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6 梁程浩;辽宁省电信业政府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魏晓婧;本土化中国课程教学论建构方法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名誉权侵权限度的界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15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715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