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05 18:52
  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将主体适用范围扩至有意愿设计自己未来被监护生活的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它的确立也使除老年人外的其他成年群体基于各类原因产生的意定监护需求有了制度支撑,实践中监护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也在不断推进相关部门、组织对成年人意定监护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然而,该制度现阶段于我国而言仍处于运行初期,虽在年龄范围、设立形式方面较于此前有所进步,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称“《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其受托主体资格、设立与启动规则、监督机制方面的规定仍过于原则化,未对该制度的实施细则进行补足,缺乏可操作性。为将这种新型监护制度发挥其应有的效能,须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细化与完善。除引言外,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意定监护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包括对意定监护概念、意定监护协议性质进行界定以及意定监护基本理念的介绍,为后续研究与论述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梳理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及实施情况,理论层面主要以意定监护的立法理念与《民法典》第33条、第3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总则编司法解释”)第11...

【文章页数】:60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界定及基本理念
    (一)成年人意定监护的界定
    (二)成年人意定监护协议的法律性质
        1.意定监护协议具有一定委托合同性质
        2.意定监护协议具有附条件合同性质
    (三)成年人意定监护的基本理念
        1.尊重自我决定
        2.维护最佳利益
        3.生活正常化
二、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立法考察
        1.立法现状
        2.立法特点
    (二)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实务现状
        1.公证现状
        2.司法现状
        3.典型案例
        4.实务现状述评
    (三)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1.受托主体相关规范粗糙
        2.协议设立缺少程序保障
        3.意定监护启动规则不合理
        4.过程性监督主体及其职责缺位
三、国外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考察与借鉴
    (一)国外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考察
        1.美国的持续性代理制度
        2.英国的持续性代理制度
        3.德国的预防性代理制度
        4.日本的任意监护制度
    (二)对国外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借鉴
        1.受托主体选任范围有所限制
        2.设立阶段配设保障程序
        3.启动规则较为灵活
        4.二元监督模式规避单一主体监督缺陷
四、我国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完善受托主体规范
        1.增加受托自然人限制性规定
        2.细化监护服务类组织配套规定
    (二)补充监护协议设立的保障程序
        1.增设公证机关为意定监护登记主体
        2.建立排除隐私信息的意定监护公示平台
    (三)明确意定监护启动规则
        1.启动要件与行为能力宣告程序脱钩
        2.统一行为能力认定标准
        3.准许增设约定启动要件
    (四)健全意定监护监督机制
        1.二元监督模式下监督主体的选择
        2.预先性监督阶段注重监护协议审查
        3.过程性监督阶段明确二元监督主体职责
        4.救济性监督阶段完善意定监护资格撤销细则
结论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39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839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