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说构成“转换性”合理使用的理解与适用——基于金庸诉江南《此间的少年》著作权侵权案的评论
发布时间:2017-07-08 18:11
本文关键词:同人小说构成“转换性”合理使用的理解与适用——基于金庸诉江南《此间的少年》著作权侵权案的评论
【摘要】:同人小说是一种利用现有作品特定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文学创作形式。由于同人作品对原作品存在较强的依附性,且越来越多同人作品投入商业运作,同人小说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的问题,引起较大争议。笔者认为,从鼓励创作、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立法目的出发,符合一定构成要件的同人小说构成对原作品的合理使用,不构成著作权侵权,《此间的少年》案即属于此种情形。基于此,笔者在下文中浅析同人小说构成"转换性"合理使用的理解与适用。
【作者单位】: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关键词】: 同人小说 著作权合理使用 转换性使用
【分类号】:D923.41;D92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日,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起诉作家江南同人小说作品《此间的少年》著作权侵权的报道引爆了各大媒体。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引起同人小说界的极大恐慌,由于金庸先生及其作品在华人世界享有极高知名度和崇高声誉,使得原本就存在争议的同人小说,前途更加扑朔迷离。同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颖;;现代同人小说知识产权冲突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年07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杨晓芳;文学影视网络三方结合“《逆水寒》同人小说集”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2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刘志伟;2014中外童书新趋势[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思琛;同人小说,此间流传[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郝卫江;不要假定自己懂得孩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倩南;网络同人小说的传播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2 叶波;同人小说的人物生成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林梅竹;李宇春同人小说的亚文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4 赵靖宏;网络同人小说及其社会文化心理论析[D];云南大学;2014年
5 卢俊颖;试论同人小说中的“玛丽苏”现象[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扬;同人小说的著作权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张旭;独特的类型,,新鲜的呈现[D];安徽大学;2014年
8 刘雪平;文本重构与性别叙事[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吴瑾;《红楼梦》网络同人小说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35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53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