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编纂视域中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8-18 08:24
本文关键词:民法典编纂视域中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摘要】:取得时效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法律制度,发挥着维护静态财产秩序稳定和保障动态财产交易安全的双重功效。尽管我国现行立法并没有承认取得时效制度,但是在未来的民法典编纂中实现取得时效的立法化将很有必要。采用分别立法模式,在总则编中设计诉讼时效,在分则编中设计取得时效,是符合时效制度特征的立法方式选择。占有和期间的经过应作为取得时效的两项构成要件,占有人主观上的善意宜作为认定时效期间长短的依据。
【作者单位】: 焦作市政法委业务科;
【关键词】: 取得时效 功能分析 立法模式 构成要件
【分类号】:D923
【正文快照】: 取得时效作为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诉讼时效(消灭时效)共同构成了完整意义上民事时效制度。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仅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未能解决一定期限届满后物权归属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义虎;取得时效制度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2 张义华;论取得时效制度的价值与体例[J];中州学刊;2004年03期
3 赵转;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孙志萍;应当建立取得时效制度[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冯忠明;取得时效制度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5年04期
6 冯桂艳;;取得时效制度研究[J];求实;2006年S1期
7 郭长星;;论取得时效[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4期
8 苗绘;;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的设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樊光裕;;取得时效制度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10 贾t,
本文编号:693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693575.html